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 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84 题号:2261247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年来,河南省耕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按流转方向,耕地流转分为耕地转入和转出。耕地转入和耕地转出分别表示农户增加或减少耕地及从事或退出农业生产的意愿。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众多,其中地形、户主(劳动人口)年龄、耕地质量、村庄周边企业数量等因素影响较大。表示意2017年河南省耕地流转特征的区域差异。

特征分类全省(百分率)平原(百分率)山地丘陵(百分率)
流转规模0.33hm2以下73.0173.2972.31
0.33~0.67hm221.6821.7421.54
0.67hm2以上5.314.976.15
流转租金7500/hm2以下31.9827.6742.86
7500~15000/hm236.9438.3633.33
15000/hm2以上31.0833.9623.81
流转年限5年以下48.8444.9061.29
5~108.539.186.45
10年以上42.6445.9232.26
流转方式书面合同41.7442.4840.00
口头协议58.2657.5260.00
流转对象本村人71.0474.3663.08
外村人28.9625.6436.92

(1)描述2017年河南省耕地流转区域差异的特征。
(2)根据河南省耕地流转方式的特征,推测其可能原因。
(3)从地形、户主(劳动人口)年龄、耕地质量、村庄周边企业数量四个影响河南省耕地流转的因素中任意选择两个角度,分析其与耕地流转方向的关系。
(4)请你推测未来河南省耕地流转规模的变化趋势,并为推动河南耕地高质量流转提供建议。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下河地区为江苏省沿海江滩湖洼平原内的一片凹陷洼地,历史上为古湖泊,随着湖底淤泥显露,该地区逐渐得到开垦,自东向西顺应地势起伏形成高爽地(地势较高、环境干爽、不易积水的地带)的大圩、低洼地的小圩、湖荡区的垛田三类不同的农地景观。垛田为就近取土堆叠成垛,在水面上形成岛状高耸田块;小圩是农民用河泥、肥料在淤泥层上堆叠而成,形成里低外高的格局;大圩主要通过外侧围堤围合而成,内部改造较弱。湖荡区聚落规模大、数量少;高爽地聚落规模小、数量多。近些年来,随着防洪能力的提升及其他原因,里下河平原不同类型农地高程逐渐趋同。垛田于2014年入选全球农业文化遗产,里下河灌区于2021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三种农地类型的剖面。



(1)判断里下河灌区垛田、小圩、大圩耕地破碎化程度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2)湖荡区聚落规模大、数量少,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3)指出里下河地区农地景观对现代农业生产的启示。
2023-01-11更新 | 42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黑龙江省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出重振龙江雄风。该省加快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整省试点”,并加快单一资源型经济向多元开放型经济的转变。

材料二左图为黑龙江省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图,右图是某同学与佳木斯农服中心的对话截图,下表为黑龙江省与全国耕地资源对比。


耕地情况耕地质量
平均等级
土壤有机质
(克/千克)
>25°坡耕地
占比
人均耕地
面积(亩)
耕地面积
(亿亩)
黑龙江省3.4640.430.004%6.242.579
全国4.7624.653.31%1.3619.14

注:我国耕地质量由高到低划分为1-10级


(1)从分布、数量、质量角度简述黑龙江省耕地资源特征。
(2)阐述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
(3)列举伊春市因资源枯竭带来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并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2023-06-29更新 | 200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虚拟土是指在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下图示意1980—2013年我国西南各省(直辖市)农产品虚拟土交易量(正值表示净调出,负值表示净调进)。



(1)描述1980—2013年我国西南各省(直辖市)农产品虚拟土交易量的特点。
(2)简析云南省农产品虚拟土交易量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
(3)说出贵州省为减少农产品虚拟土净调进量可采取的措施。
2024-02-11更新 | 10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