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22612774
黑海与东欧农业。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黑海因水色深暗、多风暴而得名。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相连接,周边地区年降水量600-800毫米。黑海水体在上下水层之间存在密度变更层,严重阻碍了上下层水体的交换。

材料三:第聂伯河是欧洲第三大河,其春季径流量占全年的61%,主要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黑海。第聂伯河流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黑土分布区,19世纪中叶以后发展成为欧洲粮仓

(1)图1中曲线③代表的是海水①____(选择:A.温度B.盐度),该曲线在②____海区(选择:A.热带B.副热带)出现最高值。黑海是地球上唯一的双层海,其下层海水密度③____(选择:A.大B.小),盐度④____(选择:A.大B.小)。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第聂伯河参与的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是海陆间循环
C.第聂伯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
D.第聂伯河下游段流速快航运条件差
(3)从气候角度,分析第聂伯河流域黑土分布广的原因。
(4)乌克兰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7-8月是乌克兰向日葵花盛开的季节,此时花盘会随太阳转动。乌克兰低纬度地区的花盘转动角度比高纬地区更①____(选择:A.大B.小),原因是开花期低纬度地区昼长更②____(选择:A.长B.短)。
(5)同纬度地区,高海拔种植区的向日葵种子含油量更高,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年8月中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双台风袭击,下面两图分别示意我国局部地区8月12日8时和13日2时的气压分布(单位:百帕)。

(1)描述图示时期南部台风的变化特征,并说明理由。
(2)简述图示时期上海风力、风向及天气的变化状况。
(3)与蒲江相比,推测上海12日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2021-09-28更新 | 2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我国吐鲁番盆地某绿洲与周围沙漠的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1)图中代表绿洲气温日变化的是____(填实线或虚线),判定依据是____
(2)在右图中的线段上标注箭头,示意在北京时间3:00时绿洲与荒漠之间的热力环流____,并将此刻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____,若绿洲位于沙漠的南侧,此时甲、丙之间风向为____
(3)近年来吐鲁番农户采用压砂的形式种植西瓜,在耕作土壤上北铺设砂石,该农业生产方式主要是为了改变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
(4)在吐鲁番盆地种植的西瓜甜度较高,请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
2024-01-08更新 | 8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甲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__________(填字母);全球变暖与__________(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图乙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据图甲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2-18更新 | 3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