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容量 > 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286 题号:22624724

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完成下面小题。

1.报告中所指的“7亿”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人口合理容量B.资源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2.为提高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加大资源开采力度B.开发新能源
C.放开计划生育,人口越多越好D.变耕地为工业用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生活质量同人口规模关系示意图,箭头表示增 大(或提高),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表示环境人口容量B.P′表示环境承载力
C.P和P′都表示人口合理容量D.生产力水平L1 低于L2
2.图示反映了(        )
A.生活质量随人口增加而提高
B.生活质量随人口增加而下降
C.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能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D.生活质量只与人口规模相关,与生产力水平无关
2020-04-01更新 | 10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尼雅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繁荣城镇,后来由于水资源匮乏,绿洲萎缩、土地荒漠化,居民弃城外迁,古城逐渐被黄沙掩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古城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因素B.经济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2.古城居民弃城外迁,说明当地(     
A.环境承载力降低B.人口合理容量不变C.环境承载力提高D.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2022-08-07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环境承载力”的理解,错误的是
A.因地域空间、资源有限,故环境承载力有限
B.环境承载力受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影响和制约
C.人类创造的文化可以增加环境承载力,也可以降低环境承载力
D.伴随着新能源的发现和使用,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提高
2.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一定大于环境承载力
B.科技水平提高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同
C.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人口合理容量可以不同
D.同一地域,不同时期的人口合理容量可以不同
3.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资源状况B.科技发展水C.人类生活方式D.当地生育政策
2020-01-21更新 | 1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