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22639238

就近城镇化指农业人口迁移到户籍登记地所在省份的城镇,并就业和居住的城镇化过程。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的支持力度。图为我国中西部城市群就近城镇化的两种模式甲、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甲模式相比,乙所代表的城市群(     
A.城镇人口严重不足B.应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速度
C.核心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较弱D.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2.我国中西部地区实现就近城镇化,有利于(     
①扩大各地区发展差距②吸引人口向中西部回流③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④东部地区出现逆城市化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城市的虹吸效应外流效应对区域城市的发展影响巨大.“虹吸效应是指区域中心城市在发展壮大过程中大量吸纳周边中小城市的人口、资金、产业等资源,产生聚集效应的现象;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其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向外围中小城市迁移的现象。下图示意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外溢效应。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中心城市“虹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出现在成型期和成熟期B.促进区域中心城市规模扩大
C.促进外围城市经济发展D.促进区域中心城市环境改善
2.“外溢效应”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有(     
①利于中心城市产业升级②促进城市群的形成③加快中心城市郊区城市化④造成中心城市空洞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28更新 | 24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       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过程。城市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等。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发展早期的主要农业基地可能是(  )
A.林木基地B.果蔬基地
C.粮棉基地D.禽蛋基地
2.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图中不能直接表达的是(  )
A.由劳动力数量需求向素质需求转变
B.工业地域由传统工业区向新兴工业区转变
C.交通运输由单一方式向综合方式转变
D.城市功能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2018-09-13更新 | 9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布局与变化图。读图宠成下列各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B.城市总人口数量增加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第二、三产业不断发展
2.到2014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②区,原因是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位于道路交会处,交通便捷③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对城区污染小⑤人口向郊区迁移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
3.2014-2015年该市在①位置规划建设大型仓储型超市,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城区边缘,地租比市中心低②该位置环境质量好③位于城市干道与高速公路交会处,交通便捷④中心城区人口大量外迁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03-06更新 | 2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