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功能分区 >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1 题号:22663888

小堡村地处北京东郊,20世纪90年代,由于承接圆明园画家村的搬迁,由从事传统种植业的农村转型为画家集聚的空间。小堡村继承了圆明园画家村的现当代艺术精神和文化氛围,其艺术空间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如图)。2012年之后,小堡村艺术空间形态变化速度趋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堡村艺术空间形态变化过程中,可能减少的用地类型是(     
A.交通建设用地B.商业用地C.村民自住用地D.会展用地
2.与共生阶段相比,小堡村爆发阶段(     
①入驻门槛较高②投资主体多元③治安管理难度增大④商业利润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12年之后,小堡村艺术空间形态变化速度趋缓,主要是因为(     
A.土地租金上涨B.开发接近饱和
C.当地村民外迁D.艺术市场萎缩
2024·河北·二模 查看更多[9]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形成产业群落。产业群落主要分为制造业产业群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落(金融业等)、消费性服务业产业群落(批发、零售业等)。下图示意某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模式。影响大都市产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B.社会因素C.历史因素D.政治因素
2021-06-29更新 | 12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伴随着城市经济向都市区经济的转变,郊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一后郊区化,后郊区化空间的发育是随着郊区空间开发模式而演变。读我国某超大城市后郊区化空间发育模式演变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城市后郊区化空间发育演变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①第Ⅰ阶段,通过政策来引导生产要素郊区化
②第Ⅱ阶段,生活、消费要素开始在郊区集聚
③第Ⅲ阶段,一区多园强化郊区空间生产属性
④第Ⅲ阶段,产城融合使郊区空间更复合多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第III阶段的郊区空间开发模式是(     
A.新城、新区B.开发区、高新区
C.工业、卫星城D.产业园、工业区
2023-11-08更新 | 64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共享汽车是由共享汽车公司负责协调,客人分时租赁使用汽车的新型交通方式。根据北京市各集聚中心一天中不同时刻共享汽车密度变化情况,可把集聚中心分为三种类型(如图):“早晚”型指早晚停靠大量共享汽车,日间停靠较少;“日间”型与之相反;“均匀”型的集聚程度在一天中分布相对恒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市土桥地区(     
A.居住人口较少B.就业岗位丰富C.公共设施完善D.居民早出晚归
2.下列地点中,白天共享汽车配置数量最多的是(     
A.旅游景点B.居民小区C.商业区D.工业园区
3.为实现共享汽车资源优化配置,共享汽车企业应(     
A.加强安全管控,严格限定车辆取还位置B.深化数据研究,完善网点车辆预报机制
C.加大车辆供给,大量增加停车位的数量D.促进品牌推广,加大市郊共享汽车投放
2023-12-04更新 | 2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