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22679815

藏北高原是我国高寒草原的主要分布区,作为西藏畜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过度放牧极为严重。牲畜践踏、嚼食草根等极大地加剧了以沙化为主的草地退化过程,土壤退化成为草地退化的核心问题。左图示意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右图示意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     
A.与0~10cm土层相比,11~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幅均较大
B.与11~20cm土层相比,0~1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较大
C.随草地退化程度的提高,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增加
D.随草地退化程度的提高,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差异减小
2.高寒草地退化加重,土壤有机质含量随之变化的原因是(     
①枯落物减少②微生物分解减慢③风力侵蚀加剧④流水侵蚀加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3.藏北高寒草原实施自然恢复的最有效措施有(     
A.控制载畜量B.建人工草场C.改良土壤D.围栏封育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为南美洲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强的时段是(     
A.1月至3月B.4月至6月C.7月至9月D.10月至12月
2.相较于周边地区,图中沼泽成片发育的原因主要是(     
A.蒸发较弱B.河道弯曲C.地势平坦D.降水量大
2023-04-24更新 | 17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2023年2月28日,全国首单“蓝碳”交易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落地。与“绿碳”(陆地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不同,“蓝碳”指利用海洋溶解(海水温度越高,二氧化碳溶解度越小)、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如图示意“蓝碳”与“绿碳”生态系统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绿碳”相比,“蓝碳”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是因为(     
①海洋物种丰富 ②海洋生物量大 ③固碳效率高 ④储碳周期长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根据海水对二氧化碳的溶解机制,下列洋流碳汇作用最明显的是(     
A.北大西洋暖流B.北赤道暖流C.秘鲁寒流D.加那利寒流
2023-07-11更新 | 23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年-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2.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变暖B.人类开垦
C.降水增多D.地壳抬升
3.图表中浓江流域的某些变化还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的保持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生产性B.平衡性C.差异性D.整体性
2019-01-30更新 | 9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