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9 题号:22688433

湖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将岳阳和衡阳列为省域副中心。从强省会模式到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到建设省域副中心,体现了国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上的最新变化。下图示意湖南省行政区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确定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点依据是(     
①地理位置②经济水平③人口数量④资源禀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设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省会城市交通压力B.承接省会城市的产业转移
C.实现省域经济协调发展D.辐射带动全省域经济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努力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如图为京津冀联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京、津的优势有(     
①资金②土地资源③环境承载力④科技、人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闲置物品交换B.经常使用一次性餐盒C.乘坐公交车出行D.使用节能灯
2023-06-22更新 | 24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辅轴的分布规律是(       
A.沿长江干流分布
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C.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
D.沿公路线分布
2.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错误的是(   )
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B.是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C.经济总量大,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大
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
2016-12-12更新 | 58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间转移方向及三大产业比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A.北京城市职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B.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
C.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D.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2.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B.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
C.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D.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2024-04-22更新 | 4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