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0 题号:22691120

武汉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节点城市,其铁路基础设施不断织密,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轨道交通建设持续推进。下表为武汉市2013-2021FAI(轨道交通建设投资)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指标/年份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
GDP90511007010906119131341014847162231561617717
FAI162190256356428432438336484
占比(%1.81.92.33.03.22.92.72.22.7

1.关于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FAI持续增长B.FAI占比先增加后减少
C.FAI大致与GDP呈正相关D.FAI大致与GDP呈负相关
2.武汉加快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线网带来的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便利居民生活出行B.加剧中心城区环境污染
C.促进武汉经济发展,扩大周边城市差距D.市内通勤距离不断缩短
2024·浙江·二模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植被覆盖度是指植被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据其大小可分为5个等级。气候因子和人为活动是影响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左图示意我国植被覆盖度不同等级占比,右图示意2000~202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气温、降水量和夜间灯光对植祖覆盖度的平均贡献度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植被低覆盖度地区主要位于(     
A.西北地区B.青藏高原
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2.2000~2020年气温对沪、港、澳的植被覆盖度贡献度小,主要原因在于沪、港、澳(     
A.科技实力雄厚B.气候湿润C.城镇化水平高D.植被耐旱
3.调查发现,2000~2020年宁、晋、陕等地的植被覆盖度增长显著,这主要得益于(     
A.气温显著升高B.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
C.城市绿化建设D.退耕还林等工程推进
2023-08-28更新 | 8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区域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下图为某地城镇化发展各阶段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流动方向,阴影区域为城镇建成区,非阴影部分为非城镇区域。完成下面小题。

1.正确反映该地城镇化进程的排序为(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④①③②D.②①④③
2.根据排序结果推测,该城市目前所处城镇化阶段是(     
A.起步阶段B.初期阶段C.中期阶段D.后期阶段
3.关于①阶段出现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市中心环境恶化B.卫星城房价飙升
C.城郊间交通压力小D.城乡差距缩小
2024-04-24更新 | 14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空间极化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的空间极化水平高于或等于区域平均水平,称为正极化城市;反之为负极化城市。将长三角划分为核心区、中心区和非中心区(中心区包含核心区共27个城市,图1),并以2000、2009年为基准年,测算出该地区2000~2009年和2009~2019年两个时段末城市的空间极化度与基准年的差值,若差值为正,表示产生正效应;反之为负效应(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2000年为基期,2009年(     
A.正—正型城市占比最大
B.负—负型城市占比最小
C.正极化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中心区
D.正极化的城市与负极化的城市数目相当
2.对比2000~2009年和2009~2019年两个时段的变化情况(     
A.正—正型和负—负型城市均减少
B.正—正型和负—负型城市均增加
C.正—正型城市增加,负—负型城市减少
D.正—正型城市减少,负—负型城市增加
3.为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协调发展,未来应积极调控(     
①正—正型城市向正—负型城市转型②负—正型城市向正—正型城市转型
③正—负型城市向负—负型城市转型④负—负型城市向负—正型城市转型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12-04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