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4 引用次数:104 题号:2269315

世界谷物的供给会因生产国社会状况、自然状况的变化 而变动。下图为澳大利亚、中 国、 俄罗斯三国小麦输出量变 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国 家分别是(       
A.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
B.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
C.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
D.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
2.有关图中①所代表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B.世界上重要油气资源出口国
C.混合农业生产较为典型
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密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我国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10个省(黑、吉、辽、冀、豫、苏、皖、赣、湘、鄂)。读“10个省耕地及粮食生产占全国总产量的百分比图”。


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粮食生产集中布局的优点,不正确的是
A.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B.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C.利于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D.利于农药和化肥的集中高效使用
2.目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形势严峻,为确保耕地红线(保有量不低于 18 亿亩)应 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A.禁止建筑、交通、城市建设等占用耕地
B.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少受灾耕地面积,复垦荒地、废矿区等
C.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扩大蔬菜、瓜果等种植面积
D.逐渐取消生态退耕
2016-11-27更新 | 14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4)
【推荐2】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判断该国主要的水汽来源地的依据是图中的
A.降水与河流分布B.经纬度范围C.国界线D.城市分布
2.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A.甲城市B.乙城市C.丙城市D.丁城市
3.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
B.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4.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2016-04-27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如图为东北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东北大米品质优良,营养成分含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降水充沛C.生长周期长D.地势平坦
2.为可持续发展,①地区适宜(     
A.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业B.开采矿产,建工业基地
C.开垦耕地,建粮食基地D.砍伐木材,发展加工业
2021-09-13更新 | 2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