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工业的区位选择 >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79 题号:22696197

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近些年来,继福建、台湾之间产业的一次转移之后,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势头良好,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向省内中西部转移。下图为福建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中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①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
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间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
③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
④邻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福建省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A.海岸线漫长曲折,港口较多
B.我国著名的侨乡,经济发展迅速
C.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D.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当时产业基础雄厚
3.近年来福建内部工业的“二次转移”,其主要原因是福建东部地区(     
A.高素质人才流失B.资源枯竭,产业转型的需要
C.劳动力、土地价格上涨D.产业内迁,保障生产的安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始于清代,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2006年,该工艺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受制于“一间房子一盏灯,一个炉子两个人”的生产方式,太谷饼在很长时间没有取得与其盛名相匹配的产业效益。“鑫炳记”牌太谷饼厂通过研发不同口味产品等策略扩大经营,建成一个集研发、生产、旅游、体验、销售为一体的“太谷饼产业文化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制作太谷饼的原料主要是
A.水稻B.玉米C.小麦D.大豆
2.太谷饼早年能够成为山西传统名吃的原因是
①饮食文化习惯   ②规模化经营       ③制作工艺精良       ④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太谷饼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取得与其盛名相匹配的产业效益,主要原因是
A.产品质量低下B.生产规模小C.包装简陋D.销售方式落后
4.“鑫炳记”因为做一块饼,而打造了一个文化园的主要原因是
A.企业资金充足B.当地地价便宜C.当地交通便利D.提高综合效益
2018-09-05更新 | 49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2023年11月24日,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在海南陵水县附近海域下水安装。作为全球最大的海底数据舱,不仅能够存储数据,更是一个海底的超级计算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数据中心选址海底主要考虑的是海水(     
A.密度B.温度C.盐度D.压力
2.相比陆地数据中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的突出优势是(     
A.运营成本低B.材料成本低C.节省土地空间D.维护成本低
2024-01-26更新 | 12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最大的制鞋基地珠三角的制造成本快速攀升,一些在珠三角扎根多年的鞋企开始掀起新一轮往越南、印度、孟加拉国等亚洲国家转移的热潮,还有相当多的台资企业选择迁往我国中西部地区,出现“南鞋北上、东鞋西移”的景象。台商转移生产线一般采取全产业链投资模式,也就是一个中心厂家往往藉着产业网络带动数百家配套厂商集体进驻投资。完成下面小题。

1.制鞋基地珠三角的制造成本快速攀升主要是由于(     
A.地价成本升高B.用工价格升高C.原料供应紧张D.运输距离变远
2.台商转移生产线一般采取全产业链投资模式,直接目的是(     
A.降低交易成本B.提高生产技术C.保障产品质量D.稳定消费市场
3.制鞋业产业网络内中心厂家会带动数百家配套厂商,说明制鞋业(     
A.生产工艺复杂B.研发投资不足C.上游产业分工明确D.下游产业链条较长
2024-03-04更新 | 9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