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22748205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早第三纪时,该区气候干旱,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纵向岭谷和西南季风开始演化。纵向岭谷地貌形成后,深切河谷下部植被出现某种意义上的返祖现象。下图示意三江并流保护区位置及该地区局部地形剖面和降水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早第三纪以来,三江并流保护区深切河谷下部的植被(     
A.一直是喜湿植被为主
B.一直是耐旱植被为主
C.按喜湿植被—耐旱植被—喜湿植被顺序演替
D.按耐旱植被—喜湿植被—耐旱植被顺序演替
2.图中降水量最大地区的海拔高度约为(     
A.5200米B.4100米C.3000米D.2000米
3.图示山地东西坡降水差异及原因是(     
A.东坡小于西坡东坡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B.东坡小于西坡东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C.东坡大于西坡东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D.东坡大于西坡东坡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咸海曾是中亚面积最大的内陆湖,阿姆河是其重要入湖河流之一。近年来咸海面积大幅度减小,即将面临消失的危险。下图为阿姆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咸海面积大幅度减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围湖造田B.降水减少C.用水增多D.污染加重
2.咸海面积减小会导致(     
A.全球气候变暖B.湖水盐度下降C.阿姆河流量减少D.生物多样性减少
3.缓解咸海面积缩小的有效措施是(     
A.发展节水农业B.禁止流域开发C.推进退田还湖D.上游兴修水库
2022-06-16更新 | 21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云南省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被誉为“植物王国”。在全国3万种高等植汤中,云南省占60%以上,列入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树种有150多种。从滇西北独特险峻的雪山冰川、高寒森林,到滇西、滇西南的热带雨林,再到滇东、滇东南的喀斯特地貌。莽莽的原始森林、珍贵的湿地资源、丰富多样的物种,构成了云南独特多彩的自然生态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云南省被誉为“植物王国”的原因有(     
①地跨热带、亚热带气候区,地表植被覆盖率较高②引进栽培的外国植物种类比重很大
③山区面积大,山地垂直差异明显④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滇西、滇西南森林比滇西北森林(     
A.生长环境更原生态B.环境效应更微弱
C.生态系统更简单D.物种资源更丰富
3.下列有利于促进云南省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①积极发展森林资源非消耗型产业②大范围砍伐森林,提高经济效益
③全面发展壮大经济林木产业④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
2020-10-14更新 | 71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堰塞湖是由堰塞体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下图为堰塞湖溃决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堰塞湖溃决过程的先后次序为(     
A.丙、甲、乙、丁B.丁、乙、丙、甲
C.乙、甲、丁、丙D.甲、乙、丙、丁
2.在堰塞湖溃决过程中(     
A.甲阶段,冲蚀向河流下游发展B.乙阶段,初始溃口初步形成
C.丙阶段,冲坑出现在下游坡D.丁阶段,河流过流能力最弱
3.导致堰塞湖溃决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①邻近地区破坏性地震②湖泊下游地区持续性强降水③周边区域开荒毁坏植被④河谷狭窄,泄洪困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10-26更新 | 3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