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22750756

国际上形成了两大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为代表的“内含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之所以采用“外延式”的城市扩容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小B.城市化水平高C.人口数量多D.经济发展水平高
2.若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效仿美、加、澳的模式,追求宽马路、大广场等低密度、高标准建筑的布局,将会带来的后果是(     
A.城市中心区萎缩加剧B.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C.降低土地资源的利用率D.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淮北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同时,也付出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等沉重代价。2009年,淮北市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近年来在国家帮扶政策“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发展水平”的原则指导下,徐州市帮扶淮北市形成结对城市。到2022年,淮北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转型效果明显,创新驱动特征逐渐清晰,已从“煤城”转型成“美城”。下图示意淮北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57—1965年,淮北建矿建市,煤炭采掘业快速发展,其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8%攀升到74.4%,主要是因为(     
A.国家经济发展快,国内市场大B.国家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充足
C.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质优良D.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十几年来,淮北市由“煤城”转型成“美城”,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其具体措施包括(     
A.迁出煤炭产业,减轻环境污染B.注重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经济化
C.所有采煤塌陷区深挖注水成湖D.建设环境保护区,严格限制生产用地
3.徐州市帮扶淮北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域文化互补B.经济水平相近
C.产业相促相融D.地缘相邻互通
2023-05-12更新 | 1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为了引入气流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北京将构建多条宽度500米以上的通风道。风道建设完成后对北京的影响有(  )
A.提高城市化水平B.降低中心地区地价
C.减轻城区大气污染D.提高人口自然增长
2019-06-09更新 | 4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下图),和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
(mm)
径流总量
(mm)
地表径流
(mm)
地下径流
(mm)
蒸发量
(mm)
城市中心区675.040533768270
郊外平原区644.026796171377
1.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D.降水量减少
2.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下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扩大城市的规模
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D.推广使用“会呼吸”的渗水砖
2023-06-27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