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 题号:22777822

土壤的温度、水分含量、矿物质组成、有机质含量、土层的厚度等对农作物的产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河南省北部某地地势低平,当地居民因地制宜采用某传统方式种植农作物,即在种植农作物前先在地里开挖小沟(水渠),再用建房用的小青瓦覆盖成地下水渠通道,然后在小青瓦上面覆上表土种植农作物,采用此方法种植的越冬农作物早熟且品质较好。下图为该种植方式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开挖小沟(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土层厚度B.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
C.减少土壤侵蚀D.减少土壤水分的含量
2.该地采用此方法种植的越冬农作物早熟主要得益于(     
A.水渠向土壤输送热量B.受冬季风影响减小
C.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D.土壤盐分含量减少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耕地质量是指根据土壤肥力、土壤性状、耕地管理水平、耕作条件等多个指标对耕地进行的综合评价。通过对全国耕地按照质量等级划分,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活动,确保耕地质量稳中有升。下图为青藏地区耕地质量等级比例分布示意图(一至十等,耕地质量由高到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地区耕地(     
A.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势平坦处B.土质黏重,土壤生产力较高
C.优质耕地占比大,单产量较高D.耕地质量欠佳,退化较严重
2.导致青藏地区耕地质量等级比例分布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A.人均耕地不足,后备资源有限B.积温不足,地表风沙吹蚀严重
C.管理水平落后,土地撂荒频发D.农药施用过量,土壤肥力下降
3.为优化青藏地区耕地质量等级比例分布,首先应(     
A.固坡防沙,建造生态防护体系B.平整土地,推广农业机械化
C.增施碱肥,中和土壤的酸碱度D.加强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2024-02-23更新 | 10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丽水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生态环境优良,耕地资源紧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丽水市粮食播种占浙江省6.95%,粮食总产量占浙江省5.9%。近年来,丽水市粮食生产逐步向优质化、生态化和专业化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稻米品牌。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东部地区山区粮食生产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力老龄化严重
②种子、肥料浪费量较大,成本高
③耕地有效利用率低
④自产自销量大,加工少,效益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关于丽水市粮食生产打造品牌所采用的策略,不正确的是(     
A.加大科技投入B.依托生态环境C.鼓励居民返乡D.以市场为导向
2024-04-11更新 | 13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7-10更新 | 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