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6 题号:22858924

某科考队到我国某山地考察。调查发现,该山是阿拉善、内蒙古、华北和青藏植物区系汇聚地,表层土壤中灰钙土分布广泛,有机质含量低。下图为该山地东西坡自然景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处现为耕地,推测其早期的土地类型最可能为(     
A.草地B.林地C.荒漠D.建设用地
2.该山灰钙土有机质含量低,表明其形成过程中受影响最明显的风化作用是(     
A.生物风化B.冻融风化C.温差风化D.化学风化
3.考察队到达靠近山顶的一小型山间盆地,发现该处为草原景观,而周围大部分为森林,可能是该处(     
A.风速较大B.光照较强C.水分条件差D.冷空气集聚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地坑院是豫西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多分布在平坦的塬面上,窑洞内冬暖夏凉,院落四周的窑洞上方黄土层经常需要压实。通常人们会在地坑院院心挖一深4~6米、直径1米的深井,以蓄积雨水。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量的地坑院正在消失,遭废弃或填埋。下图为该地区地坑院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坑院院心天井通常会栽种一颗树,其最主要目的是
A.美化环境B.夏季遮荫
C.安全警示D.保持水土
2.夏季地坑院窑洞内空气湿度很大是困扰住户的难题,原因是
A.窑洞雨水下渗B.院心天井积水
C.窑洞内气温过高D.窑洞内外温差大
3.大量地坑院遭废弃或填埋,原因最可能是
A.建筑技术进步B.缓解耕地紧缺
C.交通用地不足D.生活条件改善
2019-10-11更新 | 112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图甲示意我国某河流流量变化,a、b、c表示该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的补给水量,图乙是某森林覆盖率高的河流在一次暴雨过程中的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甲所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流汛期在12月-次年2月B.a表示地下水
C.b表示季节性积雪融水D.c表示大气降水
2.若图乙中暴雨发生时该流域的森林早已被砍伐,则(     
①流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大②含沙量曲线的起伏将变小
③流量峰值将变小④含沙量峰值将变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0-15更新 | 160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8月,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给达古冰川盖上了一层500平方米的“被子”(被子为白色),这是我国首个应用地球工程学措施减缓冰川消融的试验。两个月后的现场考察发现,“盖被子”区域的冰体消融速度明显减缓,冰川保护效果显著。完成下面小题。

1.冰川“盖被子”可明显减缓消融速度的主要原因是(     
A.隔绝空气,没有热量交换B.增加地面辐射,加快降温
C.增强反射,减少热量吸收D.减少大气逆辐射,加快散热
2.如在该区域大面积推广冰川“盖被子”,短期内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A.河流径流量减小B.蒸发量会增加C.河流含沙量增大D.地下水位上升
2023-09-26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