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22872177

为减少风沙对人类活动的威胁,治沙人将稻麦秸秆、芦苇枯草等材料扎成草方格沙障,使流动沙地趋于固定,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表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沙地布设草方格沙障后10年内0~40cm深度土层含水率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该沙地布设草方格沙障1年后,沙障内开始出现植物并不断自然演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监测样地不同深度土层含水率/%
0-10cm10-20cm20-30cm30-40cm
裸沙地2.503.612.322.14
沙障布设1年3.253.762.472.40
沙障布设5年3.384.033.473.04
沙障布设10年3.624.564.223.16
1.考虑综合效益,草方格沙障最适宜布设在多风沙活动的(     
①沙漠中心②绿洲边缘③河流沿岸④交通沿线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与裸沙地相比,沙障内0~10cm土层含水率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B.植被根系耗水C.蒸发D.植被叶片蒸腾
3.布设沙障后,沙障内的优势自然植被演替顺序最可能为(     
A.地衣苔藓一灌木B.草本植物一灌木C.地衣苔藓一乔木D.草本植物一乔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天山各高程不同季节积雪情况不同。用积雪面积除以总面积可得到各高程四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将各季节与前一个季节的积雪覆盖率相减可得到积雪覆盖变化率,以此表示各季节的积雪变化情况。下图示意天山不同季节积雪覆盖变化率与高程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甲、乙曲线分别所代表的季节(     
A.春季、冬季B.春季、秋季C.夏季、冬季D.夏季、秋季
2.据图说出冬季积雪覆盖变化率为负值的地区,并推测原因(     
A.5200m以上地区降水少、光照强、蒸发多B.3900m以上地区雪崩、大风对积雪的吹蚀C.3900m以下地区海拔低、降水少、蒸发多D.5200m以下地区气温低,积雪压缩为冰川
3.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天山冰雪覆盖面积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冰川融化加快
B.山区降水形式由降雪向降雨转变的机率增加,降雪量减少
C.地面的反射率降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加剧天山冰雪消融
D.气候变暖,农业生产规模增大,需水量增加,人为促进积雪融化增加水源
2021-04-02更新 | 9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山峰与桥梁A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  )
A.850米B.750米C.650米D.450米
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村、丙村可以通视B.乙、丙两村容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C.B地夏季降水量大于C地D.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2018-11-28更新 | 15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关系的是(  )
A.abcB.def
C.aceD.bdf
2.下列各有关相互联系的实例,不确切的是(  )
A.b——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大沙漠
B.c——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农田
C.e——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
D.f——江汉平原把旱地改为水田,加剧了土壤的盐碱化
2020-04-12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