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容量 > 人口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2288419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等条件下,由本地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人口规模。区域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口数量超越这一限度,便会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下图示意亚洲中部地区部分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

(1)推测图示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
(2)说明本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3)与B区域相比,判断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低,并分析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截至2019年1月1日,美国总人口为3.268亿,人口年增长率为0.71%。

材料二 美国人口增长和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三 美国本土略图。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的发展特点。
(2)概述近三十多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
(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有关理论进行阐释。
2022-06-04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海情》讲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不断克服困难,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水花女儿一首《走咧》,唱尽了西海固人的艰难和不屈。下图是1958年至199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增长统计图。

(1)位于宁南山区的西吉、海原、固原、彭阳、同心等7个国家级贫困县(西海固地区)生存条件极差,请你结合资料说出这里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宁夏南部山区的66万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和生存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平原灌溉区。其中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是国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累计迁入19.5万人,昔日的沙荒地变成了万亩良田。

(2)你认为红寺堡开发区能够成为移民迁入区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
(3)请你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角度为红寺堡开发区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2021-07-25更新 | 28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其中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2005—2010年省域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

(1)说明图示甲省人口净迁移的主要原因。
(2)为提高乙省区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应采取哪些措施?
2020-02-18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