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大气 > 大气的受热过程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95 题号:22899010

一个地区的大气受热过程往往影响该地区的气温分布及其变化。下图为非洲北部某月平均气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等温线数值判断,图示区域统计的月份可能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
2.图中大气保温作用最弱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3.该月份,甲、乙两地气温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A.沿岸流经寒流B.海洋调节作用差异
C.海拔高低不同D.植被存在季节变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
2.多云的天气气温昼夜温差小的原因是(     
A.①增强、②减弱B.②增强、③减弱
C.③④都增强D.④减弱、③增强
2020-07-07更新 | 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表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天气与空气质量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天气状况日平均气温最大风力空气中首要污染物
第一天多云11℃5级悬浮颗粒
第二天阴雨8℃8级悬浮颗粒
第三天晴朗3℃4级NO2

1.与第一天相比,第三天(     
A.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B.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C.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D.气温日较差小
2.第三天,空气中悬浮颗粒较少的原因有(     
①悬浮颗粒已作为凝结核随降水降落地面②悬浮颗粒随冷空气下沉降落地面③悬浮颗粒随大风飘散到北方④因风力降低,不易形成扬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11-11更新 | 31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观测太阳周年运动并用以指导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2016年11月被收录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每个节气间隔约15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节气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立春B.夏至C.小雪D.小寒
2.夏至日时,我国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广州(23°N)B.北京(41°N)C.成都(31°N)D.哈尔滨(45°N)
3.“白露”(9月8日前后)节气一到,北方的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清晨露水增多,其原因可能是此时(     
A.夜间地面辐射弱B.白天太阳辐射弱C.夜间大气逆辐射弱D.白天大气辐射弱
2022-02-13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