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土壤 > 土壤的组成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4 引用次数:243 题号:22901167

青杄是我国特有的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及西北地区东部,多生长于海拔14002800米地带,其凋落物按照分解程度分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和已分解层。下图示意祁连山某山地(海拔18003670米)不同海拔青杄林凋落物各层占比,甲、乙、丙表示由低到高的不同海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青杄林凋落物累积和分解最快的季节分别是(     
A.春季夏季B.冬季春季C.秋季冬季D.秋季夏季
2.该山地未分解层凋落物(     
A.距离表层土壤最近B.原形可被辨识出来C.结构已不可分辨D.颜色仍保持绿色
3.与乙海拔相比,该山地丙海拔凋落物已分解层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坡度较大B.气温较高C.土壤湿度较大D.地势较低
2024·山西晋中·三模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难 (0.4)

【推荐1】土壤水(SoilMoisture,SM)作为联系大气—植被—土壤—地下水系统的纽带和植心,对地表蕊散发、水的运移、碳循环有很强的控制作用.是植被生长所需水分的直接来源。而植被的生长能够通过改变蒸散发及地表径流等水文过程反作用于土壤水.二者有很强的关联性。下图示意我国不同降水梯度下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PrimaryProductivity,GPP)与土壤水相互作用关系(相关系数正值为正影响。负值为负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植被GPP与土壤水(SM)关联性,描述正确的是(     
A.降水量大于800mm时,GPP对土壤水均为正影响
B.降水量为200—400mm时,GPP对小于100cm深度的土壤水正影响最大
C.随降水量的增加,100-289cm土壤水对GPP正影响转为负影响
D.随降水量的增加,小于100cm土壤水对GPP的正影响增加
2.依据图中分析结果,判断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A.干旱地区,植被根系对土壤水的吸收导致深层土壤水向上层运移补给支持植被生长,导致该地区较深层(100-289cm)土壤水的降低
B.温带草原区及温带荒漠区以一年生草本植物及农田为主,根系较浅,植被GPP与浅层(0-100cm)土壤水的相互作用相反
C.在降水量≥2800mm时,浅层(0-100cm)土壤水对GPP是负影响,因为森林根系较深,吸收深层(100-289cm)地下水
D.基于土壤水的支持作用,在各个土层深度和不同降水条件下,土壤水对GPP整体都是正影响
2024-04-12更新 | 22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图为我国某高寒草原地区小范围内,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土壤含水率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区(     
A.地下0-10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最低
B.0-15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与植被覆盖度总体呈正相关
C.土壤含水率随深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
D.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差异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
2.影响不同植被覆盖度的0-10cm层土壤含水率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地温C.降水D.风速
3.该地区裸地土壤含水率大致与深度成正相关,推测该地区植被根系最密集的深度为(     
A.0-15cmB.15-25cmC.25-35cmD.35-45cm
2020-12-08更新 | 19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图为我国土壤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地土壤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于气候冷湿,本区土壤腐殖质层较薄
B.本区植被茂密,为土壤提供较多矿物质
C.本区地形大部分是平原,土壤含水量较高,淋溶作用较强
D.本区冬季严寒,土壤冻结时间长,有利于水分和养分保持
2.乙地区土壤呈青色,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气候②地形③生物活动④成土母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1-13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