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9 题号:229045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海固地处宁夏南部,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该区域山大沟深,年均降水量仅300mm,蒸发量却在200mm以上。1972年西海固地区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1982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西海固的居民,分期分批迁移到生态环境相对良好的宁夏北部。202011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曾有苦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

(1)推测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
(2)指出西海固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特点,并分析自然原因。
(3)从自然资源、文化角度,说明西海固“生态移民”迁入地应具备的条件。
(4)从人口容量、生态环境角度,说明部分居民外迁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积极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读世界人口分布分类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图甲,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分析图乙,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高纬地区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理由是什么?
(3)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_______地区、________纬度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趋向性。
2022-07-10更新 | 7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2019年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而人口增长率为7.2%。

(1)该城市拟在乙地建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判断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该市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试简述这种人口迁移现象的成因。
2024-04-11更新 | 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为中国近代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其中以“闯关东”历时最长,迁移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关东”指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闯关东”以山东人为主、河北及河南人次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地狭人稠,加上黄河下游连年遭灾,人民迫于生计,流入地广人稀、沃野千里的东北垦殖发展。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日俄加强对东北的侵略。清政府放弃封禁,利用人口优势,改以保卫边疆的移民戍边政策。不仅沿途给予交通食宿帮助,迁入东北还分配土地和农具。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

(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走西口”属于____(国内、国际)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___(国内、国际)人口迁移。
(2)结合材料,列举山东、河北等地老百姓“闯关东”的原因。
(3)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4)分析“闯关东”对当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2023-12-20更新 | 5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