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南方地区 > 珠江三角洲地区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8 题号:22908292

断裂点主要是用来测算核心城市对周围城市的辐射范围。断裂点位于两个城市的吸引力平衡处。通常断裂点距离占比(到断裂点的距离占两地距离的比)越大,核心城市的辐射影响空间范围越大。长沙作为环长株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辐射带动作用尤为重要。环长株潭城市群中娄底凭借资源优势发展工业,但综合经济实力低于株洲,株洲市是我国首批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城市。下表为2016-2021年长沙与该城市群部分城市之间的断裂点距离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组长沙一
株洲
长沙一
湘潭
长沙一
衡阳
长沙一
岳阳
长沙一
常德
长沙一
益阳
长沙一
娄底
201655.5157.2057.5258.2058.8360.1761.52
201755.7057.3657.6758.3458.9460.2161.66
201855.7857.3157.7358.2858.8860.1861.47
201955.6857.3357.6958.2358.8560.2161.37
202055.7057.3657.6858.2358.8460.1661.33
202155.7257.3957.6958.2958.8160.1361.28
1.从长沙与该城市群部分城市之间的断裂点距离占比与经济发展来看(     
A.长沙对长株潭城市群辐射影响较小B.长沙对娄底市经济辐射空间范围小
C.长沙在长株潭城市群的辐射较稳定D.长沙对整个中部地区的影响较深远
2.推测与株洲相比,娄底综合经济实力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城市定位差异B.城市发展起步晚C.城市等级低D.基础设施落后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下图是我国中部某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该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减小
B.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猛增加
C.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D.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明显增大
2.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B.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C.大力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D.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2018-12-27更新 | 5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
③污染浪费严重   
④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2.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暴雪B.沙尘暴C.咸潮D.赤潮
2019-12-11更新 | 24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3】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企业受劳工荒、电荒等因素影响,曾经面临倒闭;同时部分汽车研发企业也开始逐步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下图为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所占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0年代前后珠江三角洲工业部门发展的区位模式分别是(     
A.模式2   模式1B.模式3   模式2
C.模式4   模式3D.模式1   模式4
2.进入21世纪,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对众多的加工型企业,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引进技术产业,实现转型和升级B.控制产业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D.发展大型企业,提高生产总值
2020-12-17更新 | 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