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22927424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核心区与周边各区县之间出现职住分离现象,表现为工作区睡城两种状态。通过计算城市各地区相对就业人数与相对常住人数之比(也称作昼夜人口比)可直观反映地区的职住分离情况。下图为北京市2005~2021年部分区县昼夜人口比值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5年以来,“睡城”趋势最明显的是(     
A.东城区B.海淀区C.昌平区D.门头沟区
2.下列事项中,会进一步加剧北京职住分离状况的是(     
A.疏解核心区的非首都功能B.适度下调核心区的高房价
C.延缓周边区县的产业升级D.改善周边区县的基础设施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被动屋(下图)即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起源于德国。其主要原理是从建筑技术层面采用节能环保材料,综合利用建筑物所有自然得热方式(如太阳光、照明、人体和电器散热等),来维持室温20℃以上且保持室内空间高舒适度,从而就可以不需要额外采暖或者制冷。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目前,制约被动屋推广的主要因素是
A.环境与设备B.资金与技术C.市场与政策D.劳动力与材料
2.与德国相比,我国北方建造被动屋的成本较高,其影响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光照强B.纬度低C.降水多D.温差大
2019-11-19更新 | 17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2017年中央政府决定在河北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地区设立雄安新区,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也是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预计到2035年,雄安新区将建设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水城共融的高水平现代化生态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设立雄安新区有利于(     
A.分散北京市行政单位B.增加北京市服务功能
C.降低北京市人口密度D.改善北京市外部形态
2.与京津地区相比,新区设立在河北三县的优势有(     
①该地区距离北京较近,便于沟通联系②该地区工农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③该地区开发程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强④带动河北经济发展,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3.雄安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可能对白洋淀产生的影响是(     
A.降水频率减小B.生物多样性增加C.地下水位下降D.水体污染加剧
2021-11-02更新 | 20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户籍人口是指已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为1990-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90年至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成本价格下降B.城市地租普遍上涨
C.城市人口老龄化加重D.人居环境持续恶化
2.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始终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区域经济发展差异B.城市户籍政策C.农村户籍价值提高D.区域气候差异
2023-05-26更新 | 2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