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乡空间结构 > 乡村的土地利用及空间结构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22927426

淮河生态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肩负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土地利用结构以耕地为主,林地为辅。下表为1990~2020年淮河生态经济带西南山区用地结构占比百分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
199074.87.18.84.25.1
200051.339.70.33.65.1
201047.638.15.63.55.2
202045.340.55.43.55.3
1.1990~2020年该地区用地结构变化显著,最有可能的是(     
A.生态退耕B.退耕还草C.围湖造田D.快速城镇化
2.为保障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粮食安全,该地区需坚持的措施是(     
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保障粮食高产
C.持续修复自然植被,巩固生态屏障D.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控制城市规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下图为浙江某一以姓氏命名的古村落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类建筑主要建造于清朝时期。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地政府计划对该村落进行重构改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该古村落(     
A.位于低山丘陵区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C.无祠堂建筑D.“大户人家”居住在南部
2.当地政府在对该村落进行改造时,计划修建一个小型公共活动的绿化区域,最可能位于(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2022-07-19更新 | 18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明末清初,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迁至江西省一处河谷内,建成甲村。2017年以来,随着制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该村按照统一规划,将村民迁往约3千米外、新建公路两侧的甲村新区。图为地理学习小组前往该村研学时所作手绘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明末清初,该村沿河布局主要是为了(     
A.发展工业B.便于获取水源C.防御外敌D.发展内河航运
2.该村统一规划形成的内部空间结构给村民带来的好处有(     
A.集约利用土地B.降低生活成本C.加强邻里交流D.改善居住条件
2023-07-09更新 | 19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寄乡愁于笔端,表达思乡之情,这些乡愁都是基于文化范畴的对故乡的思念与怀想。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所言:“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社稷。记住乡愁,就是记住祖宗。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恩情。记住乡愁,就是记住根本。”若从地理角度解读乡愁,其意蕴与内涵应有所拓展。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乡愁产生的地理原因不包括(       
A.城市化B.逆城市化
C.人口迁移D.经济全球化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不能体现乡愁的是(       
A.进行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
B.2018年2月,多条高速公路因为车流量太大短时间封闭
C.个别投资者因为个人偏好,选择在工业区位条件并不十分优越的地方建厂
D.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民俗博物馆和民俗村
2019-05-15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