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22946046

读“酒泉市农业结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30多年来,酒泉市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B.全球气候发生改变
C.生态环境趋向恶化D.劳动力、土地价格提高
2.近几年酒泉市发展成为我国优质蔬菜的“西菜东运”重要基地,其采取的主要措施应该有(     
①拆分土地,单户种植,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 ②提高储藏保鲜能力
③改善基础设施,拓展交通   ④挖塘筑坝,发展“基塘”农业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3.能够体现区域家庭文化特色的民居是(     
A.北京老城的四合院B.苏州人家尽枕河C.上海外滩万国建筑D.长安城中轴对称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椰枣学名海枣,又名波斯枣、番枣、伊拉克枣,是枣椰树的果实。椰枣原产于西亚、北非,是伊拉克等西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经济作物。近年来我国福建、广西等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也有引种,但规模一直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枣椰树生长习性有(     
①喜阳光             ②耐干旱             ③喜荫蔽             ④畏高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我国枣椰树种植规模一直不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种植成本B.气候类型C.饮食文化D.自然灾害
2023-04-30更新 | 7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3年9月17日,中国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获准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该村寨的先民在海拔较高的天然林、地势低平的各村寨之间开发片状茶林,片状茶林之间保留了40米宽的天然林作为防护林,片状茶林之内保留了部分高大乔木和具有特有香味的树种,形成“林下茶”种植模式。当地村民充分利用天然森林生态系统,形成包括古茶林、传统村落在内的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茶林之间保留较宽自然林作为防护林的最主要目的是(     
A.保持茶林内部的气温B.调节茶林内部的湿度
C.阻隔茶林之间的虫害D.涵养茶林外围的水分
2.下列有关“林下茶”种植模式最突出的优势,正确的是(     
A.特有香味的树种主要改善大气质量B.茶林中高大乔木的主要作用是防风
C.天然生态系统有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D.能大量减少茶农采茶时的劳动强度
2024-01-26更新 | 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影响植物生长开花的气象因素有气温、光照等。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照(14~17小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叫做长日照植物;反之,即为短日照植物。菊花是一种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它需要在每天的日照时间不超过12小时的环境中才能开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花农让菊花到端午节前夕开花的办法最有可能是(     
A.夜晚点灯B.利用温室大棚保持较高温度
C.白天用黑布笼罩D.种植时间推迟
2.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和温度,这种特性与其原产地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长日照植物起源于高纬         ②长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
③短日照植物起源于高纬         ④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