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产业转移 > 产业转移及其类型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0 题号:22947021

淮阳区,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周口市中部,省际、县际及城乡公路四通八达。2011年开始,某知名服帽企业陆续把位于江苏张家港的业务转移到淮阳,投资环境的改变使得该企业不断在淮阳加大投资。如今,公司的研发、设计、生产等环节均已转移到淮阳,公司总部也搬至淮阳。如今,该知名服帽企业已在淮阳布局建立纸箱厂、印刷厂等完整帽子产业链条,同时强化研发、设计能力,着力打造自主品牌,迈向产业升级新征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011年淮阳区承接该知名服帽企业产业转移的首要环节应为(     
A.研发B.设计C.销售D.加工
2.“投资环境的改变”的主要表现为(     
A.设施及市场环境优化B.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C.销售网络的不断扩大D.交通运输的不断完善
3.该知名服帽企业在淮阳布局建立纸箱厂、印刷厂等完整帽子产业链条,着力打造自主品牌的主要目的分别是(     
A.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
B.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C.增加产品销量、促进产业间联系
D.避免盲目竞争、维护营商的环境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2021年12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该方案从当地资源、经济发展基础及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并综合考虑,将帮扶城市定为沪苏浙8市(区),帮扶工作期限为2021年至2030年,具体一对一帮扶结对见下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市松江区上海市奉贤区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省苏州市江苏省徐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宁波市
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滁州市安徽省阜阳市安徽省淮北市安徽省宿州市安徽省蚌埠市
1.国家发改委选择沪苏浙8市(区)一对一帮扶皖北城市,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科教水平、地方特色②资源禀赋、发展水平③城市规模、历史文化④产业特色、合作基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一对一结对合作帮扶,有助于皖北城市(     
①承接产业转移②发展现代农业③增加外汇收入④输出大量廉价劳动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沪苏浙8市(区)通过帮扶皖北城市(     
A.完善城市功能,发展重化工业B.疏解非核心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
C.缓解交通压力,提高城市品质D.降低城市规模,便于城市合理规划
2023-05-31更新 | 9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读某类型产业转移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符合上述产业转移的工业类型是(     
A.技术密集型B.资源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动力密集型
2.关于这种产业转移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利于迁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B.导致迁入地失业人口增加
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D.加剧迁出地的环境污染
2022-08-21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产业转移是区域参与国际经济分工的必然结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产业转移中,受廉价劳动力吸引的是 ( )
A.美国“硅谷”的企业在东南亚建电子组装厂
B.中国上海的纺织企业在新疆建棉纺厂
C.德国鲁尔区的钢铁企业在荷兰沿海建炼钢厂
D.日本的汽车企业在瑞士建齿轮厂
2.产业转移有助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
A.产业结构相一致B.产业分工与合作
C.改善环境质量D.缓解就业压力
2017-08-15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