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荒漠化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22947025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腹地,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带。第六次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1923.93万公顷,其形成因素包括水蚀、风蚀、冻融、盐碱化。2014—2019五年间甘肃省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6.27万公顷,平均植被盖度呈增加趋势。调查显示:甘肃省在治沙过程中,全面实施生态治理工程,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和产业结构是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的有力措施。下表为甘肃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表(单位:万公顷)。

水蚀

风蚀

冻融

盐碱化

272.25

1568.42

15.02

68.24

(1)概括甘肃省荒漠化成因的结构特征,并分析原因。
(2)推测甘肃省在治沙过程中可能采取的生态治理工程的具体措施。
(3)分析甘肃省平均植被盖度增加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a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沙漠东部属半干旱地区,西部为干旱地区。中、东部有季节性沟川十余条,夏汛冬枯,西部地表水少。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

材料二:经过30年的艰辛治沙,库布齐沙漠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迹象,改良出大规模的沙漠土地,初步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表a)

材料三:库布齐充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图b),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
(2)简述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3)说明库布奇沙漠能被整体有效治理的自然地理条件。
(4)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2019-11-05更新 | 29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尘暴是河西走廊东部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受地一气温差(地温与气温之差)、平均风速、相对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该地沙尘暴出现频次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左图示意河西走廊东部某区域,右图示意民勤研究站点地面气象要素的逐时变化。



(1)与其他研究站点相比,说明民勤年平均沙尘暴日数最多的原因。
(2)在右图中画出地一气温差为正值的时段(在时刻轴上用笔把相应时段画粗)。要求:通过适当的作图痕迹展现你确定时刻的思维过程。
(3)指出右图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时刻,并从地一气温差角度分析原因。
2020-06-17更新 | 16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绿洲位于新疆东部,地处天山支脉搏格达峰南麓,是典型的农业绿洲;绿洲东部采取水渠、机电并联合灌溉为主,大力发展种植业。下图示意高昌区绿洲分布。



(1)简述图中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
(2)说明图示区域城镇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分布的区位条件。
(3)简析绿洲东部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021-01-11更新 | 100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