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2 题号:22956707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部分地区出现了潜在蒸散量(地表在足够湿润条件下的蒸发/蒸腾量)下降的现象,称为蒸发悖论。下表示意1960-2010年黄河流域四季平均气温和平均潜在蒸散量的数值及变化趋势(a代表年)。完成下面小题。

季节均值变化趋势
气温(潜在蒸散量(mm/a气温(潜在蒸散量(mm/a
春季9.00279.470.288-20.584
夏季19.539423.2970.191-5.76
秋季7.633250.8230.28413.991
冬季-5.21696.3120.464-1.197
1.1960-2010年黄河流域“蒸发悖论”现象最为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1960-2010年黄河流域“蒸发悖论”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降水减少B.风力减弱C.太阳辐射增强D.植被覆盖率下降
3.1960-2010年黄河流域潜在蒸散量的变化可能导致(     
A.春季地下水位下降B.夏季降水总量减少C.秋季土壤更易返盐D.冬季积雪厚度增大
2024·四川遂宁·模拟预测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氢和氮,
B.太阳光到达地球大约需要8多分钟
C.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火山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源泉
D.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可燃冰和天然气等
2020-10-11更新 | 10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读“大洋中典型的密度垂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A.各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速率一致B.大洋表层密度在南北方向的分布特征
C.大洋表层的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D.极地海域夏季融冰季节海水密度升高
2.相同吨位轮船吃水最浅的水域是(     
A.长江B.亚马孙河C.赤道海区D.高纬海区
2023-01-04更新 | 21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7年7月29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在京发布其最新的薄膜太阳能产品,“汉瓦”系列。该系列产品是汉能采用柔性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与屋面瓦结合而成的新一代屋面瓦,兼具高效发电性能和安全性能。光伏发电就是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B.海拔高,距太阳近
C.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D.深居内陆,晴朗天气多
2.利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倾角最小的城市是
A.乌鲁木齐 (44°N)B.济南(37°N)
C.荆州(30°N)D.北京(40°N)
2017-10-31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