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城市与乡村 > 城镇化 >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211 题号:277458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居世界第五位,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这里也是甘蔗、咖啡、柑橘、玉米等农作物的主要分布区。(注:图中为7月等温线)

材料二: 巴西1950—1980年30年间的城市化水平增幅很大,相同增幅的发达国家多花了20年才实现,在这一城市化增幅内,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5倍,而巴西只增加了0.6倍。到了2000年,巴西城市化水平达到81.4%,而同期世界平均水平仅为46%。

(1)M线为当月某日某时的_________(晨/昏)线走向。
(2)巴西的领土都在_________半球。根据材料二,1950—1980年的30年间巴西城市化水平增幅达_________%,该国现阶段城市化的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乙区域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
(4)图中甲处有大面积沼泽分布,试分析该处沼泽分布的自然原因。
(5)巴西利用本国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指出工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环境问题。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个代表城市的人口增长”示意图甲和“阶段性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A城市属于____国家,城市化处于图乙中的____阶段。
(2)从城市化水平比较,A、B城市中,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____(填字母)。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____
(4)B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____现象。
2021-06-17更新 | 8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纳瑟姆曲线表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大体上都经历了类似正弦波曲线上升的过程。下图为我国城镇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2018年中国各省区(港、澳、台除外)城镇化水平分布状况


(1)概括说明1985年-2018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及该阶段城镇化的特点。
(2)从2018年中国各省区(港、澳、台除外)城镇化水平分布状况表中列出的省级行政区中任选3个,列举体现其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景观。
(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4)借鉴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经验,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城镇,有如下四种模式可供选择,适宜的模式是________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③
2020-06-25更新 | 16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依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2017年春节后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情况和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项目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流出流入
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江西8.6%,河南7.4%,湖北6.3%,其余38.6%广东36.7%,浙江9.0%,上海7.6%,江苏6.4%,北京6.6%,福建5.1%,其余28.6%
流动人口
城乡构成
乡村75.6%22.8%
城市24.4%77.2%

材料二:2017年春节后我国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材料三:读下两图。

(1)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我国目前人口流动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2)分析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地区带来的有利影响。
(3)据材料三,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主要因素是____,该地从阶段Ⅱ到阶段Ⅲ,城市发展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____
(4)材料三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除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外,城市化过程中还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城市环境问题____?(至少写出两点)
2023-02-07更新 | 1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