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流域内协调发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96 题号:2833773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的M河是____________,乙图中的N河是________。
(2)M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原因是什么?
(3)N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此处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哪些。
(4)N河流域开发治理与M河流域相比较,有哪些相似之处?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乌江年径流量与黄河相当,全长1037千米,干流总落差达到2124米。整个乌江流域还有丰富的磷、煤、铁等多种矿产资源。“乌江兴,贵州兴”,乌江流域的开发,成为盘活贵州经济的关键所在。

材料二 下图为乌江水电开发示意图。

(1)乌江属于我国____的支流,它与黄河相比,年径流量相当的主要原因是____。
(2)乌江成为我国重要水电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B.乌江干流流程长
C.乌江流域的矿产资源丰富D.发展贵州经济的需要
(3)材料二 图中显示的乌江流域水电开发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应注意避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2021-08-08更新 | 12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读“长江沿江地带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注意发挥江河湖海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文化等优势,形成经济地带,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长3000多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长江沿江地带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1)结合材料,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社会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试简析长江沿江地带的上中游内陆地区与下游沿海经济区应当怎样进行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实现共同发展。
2019-08-21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读“亚洲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B、C三地的气候特征与图乙相吻合的是________地,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图甲中①②两地的降水有较大差异,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⑦国多火山地震,原因是________。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2016年⑦国海域附近曾发生核泄漏,最先受到核污染扩散影响的是_________
A.印度东海岸      B.非洲东部沿海          C.欧洲西部沿海     D.北美洲西海岸
(4)图甲中⑥附近有丰富的________资源,东亚日本从该地进口该资源经过图甲中⑤是________海峡。
(5)从气候特点来看,为促进农业稳步发展,④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6)请从⑦国河流特征说明⑦国河流航运价值的高低及原因。
2022-06-02更新 | 1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