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 题号:2949968
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下左图为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地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下右图为 A所在省份部分区域示意图。

(1)分析A、B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
(2)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3)右上图区域东南部地区绿树成荫,草木茂盛,近年来广泛种植果树,支持与反对的呼声都很强烈,对于该问题,阐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玉米喜光,苗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拔节后水分需求量急剧增加,特别是7—9月份,对水分要求极高;到成熟期需水量又偏少。近年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70%的种子来自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筛选储存。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的气候优势。
(2)分析水源条件对河西走廊玉米生长的影响。
(3)你认为河西走廊是否可以建成世界级玉米制种基地?请说明理由。
2023-01-04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1/10的粮食,解决了近1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每年外调原粮及制成品超过200亿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存在耕地质量下降、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劳动力缺乏等问题。下图示意河南省地形及城市分布。



(1)指出河南省耕地资源的特点。
(2)分析该省粮食生产劳动力缺乏的原因。
(3)推测约束河南省粮食生产的资源因素,并说明理由。
2023-03-23更新 | 2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花生富含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喜光、怕涝,适宜在疏松、深厚的沙质土壤中种植。河南为我国花生种植第一大省,这里的花生一般于4—5月播种,7—8月收获。下图为“河南省花生主要种植区分布图”。

材料二       下表为2019年河南省与山东省花生生产的数据对比表。

省份产量(万吨)产量占全国比重种植面积(万公顷)生产效率优势指数花生榨油规模企业

数量(个)产能(吨/天)
河南576.732.9%122.31.67118450
山东285.016.3%66.62.062113030

注: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是综合当地花生种植区人均产量与全国花生种植区人均产量的比值。

(1)简述河南省花生种植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2)分析河南省花生种植期间可能遭遇的气象灾害及预防措施。
(3)与山东省相比,说出河南花生产业的劣势,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
2024-04-12更新 | 1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