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跨区域调配 > 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05 题号:29963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这个横跨上千千米,被称为“天河”的宏伟工程,历时11年终告完成。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简述南水北调对华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分析中线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的原因。

(3)多位专家表示,尽管南水北调来水后将提高沿线城市供水保障率,却仍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北方严重缺水的困局。为缓解北方缺水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跨流域调水某水源区示意图。该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突出,水质优良,承担着向京津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渭河平原(引汉济渭工程)的调水任务。


材料二: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产生大量移民,部分移民后靠安置(安置到附近海拔更高区域)。


(1)请列举3条为保障该水源区水质的措施。
(2)影响后靠安置移民村规模的主要因素为____,移民村可扶持发展的产业________
2022-05-24更新 | 15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2】结合下列图文资料,完成相关问题。

“引江济淮”工程是国家重大跨省、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穿越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和中原经济区三大区域,地跨皖豫2省14个市55个县(市、区),输水线路总长1048.68公里。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实现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由引江济巢、江淮沟通、江水北送三段组成。工程初步拟定多年平均引江水量48.99亿立方米,调入淮河水量26.05亿立方米,水运总量约为10430万吨。下图为“引江济淮”工程部分区段线路图。


(1)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
(2)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角度,简述“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性。
(3)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对安徽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2018-02-05更新 | 16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滦河发源于河北省崇礼县的西山西北麓,流经河北省注入渤海。1982年,我国第一个跨区域引水工程——“引滦入津启动实施,解决了天津水荒的问题。2016年,该工程下游的于桥水库暴发蓝藻,危及天津饮水安全。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河北和天津签订生态补偿协议,重新构建上游保护地区和下游受益地区之间的协作关系。下图示意滦河流域水系。

(1)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引滦入津”工程对天津的主要影响。
(2)说明生态补偿机制对津冀地区的有利影响。
2024-05-18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