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1 题号:303372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A国基础设施薄弱,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距大。已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基本上靠天吃饭,产量起伏较大,粮食主要依赖进口。
材料二:2011年A国部分产业生产及出口情况统计表。
产 业
占GDP总值(%)
占出口总额(%)
出口对象
碳化氢产业(石油、天然气)
45
98
美国、欧盟部分国家
时鲜产业(水果、蔬菜、花卉)
0.6
2.1

材料三:A国区域图

(1)夏至日,①②③④四城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序为        ,材料三图甲景观最不可能在     城附近大规模出现;城市①布局在高原上的原因是     
(2)A国北部分布一列山脉,该山脉呈 走向;山脉南部与北部地带性植被差异显著,主要影响因素是         
(3)A国出口结构特点是      ;其北部沿海地区时鲜业迅速发展的经济原因是      
(4)分析A国面积较大,但粮食依赖进口的原因。
(5)说明A国为振兴本国经济可能采取的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沿黄地区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托西安、宝鸡、天水等城市及横贯东西的交通线,国家设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构建西北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

材料二下图为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图。

(1)简析设立“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意义。
(2)从流域协作开发角度,为黄河流域经济和生态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5-28更新 | 1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一些人认为这是负担,会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但也有人认为,适当的人口增长可以带来人口红利,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我国人口究竟多少才合适?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1957年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人口数为7-8亿,1991年,中科院认为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下表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预测数据。

2050年人口数量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8亿~9亿
考点1.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
(1)(易)结合所学,分析“1991年中科院认为从土地资源看我国人口容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指的是____(填字母);“1957年马寅初提出我国最适宜人口数为7~8亿人”指的是____(填字母);“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指的是____(填字母)。
A.资源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
(2)(中)指出从1957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变化呈现的趋势,并分析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考点2.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3)(易)请在括号内将下列措施中能够提升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用“正确”标记,不能提升的用“错误”标记
发展科技,提高我国对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
建设生态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
大量开垦区域内的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
加大环境开发力度,提升人均消费能力(     )
加强薄弱地区交通建设,增加对外联系(     )
对干旱地区采取人工降雨,移民外迁(     )
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均消费水平(     )
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发展地方经济(     )
2024-01-21更新 | 6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界线,其南北饮食差异也很显著,以北多面食,以南多米饭,这主要是因为南北的      不同导致      (农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不同。
(2)陕西、山西两省主要在黄土高原地形区内,水土流失严重,这与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      和过度      密切相关。
(3)该区域地理位置承东启西,我国在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有      、西部地区招商引资、      
(4)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      工程,该工程能缓解华北地区的      问题。
(5)简述图中的资源调配工程对陕西、山西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2019-12-19更新 | 1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