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选修地理 > 环境保护 > 环境污染与防治 >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旧选修)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 题号:3093762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雾霾。2013年1月以来,北京多次出现雾霾天气,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

(1)简述2013年1月以来北京雾霾天气较多的自然原因。
(2) 人为原因是造成雾霾天气增多的主要原因,雾霾天气会对人类造成许多危害,如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影响交通运输等。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图为北京市PM2.5主要来源,季节变化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


从长远看,为改善空气质量,京津冀地区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022-08-10更新 | 1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过去农作物收获后,集中焚烧秸秆一直是农村地区盛行的传统。殊不知焚烧秸秆的危害很大,一是焚烧秸秆会严重污染空气和土壤环境;二是大面积的焚烧活动极易引发火灾事故,造成资源浪费。在2008年,我国正式明令禁止焚烧秸秆,取而代之的则是更加优化的处置方案,取得显著成效,但禁止焚烧秸秆的压力仍然较大,焚烧秸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怎样断绝焚烧秸秆现象,成为需要政府和有关人士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下图示意农田焚烧秸秆情景。



为禁止焚烧秸秆行为提出合理建议。
2023-04-21更新 | 9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8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各省(市区)落实时因地制宜,在主要行动措施上基本相似。

材料二:漫画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可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2020-04-21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