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工业地域的形成 >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90 题号:3249835
城市经济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匹兹堡位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原为湖畔的小城镇,19世纪中叶后成为美国“钢都”(左图),城市所在地区人口密集、制造业发达。 二战后的匹兹堡钢铁工业由于受市场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从辉煌陷入困境。 为振兴经济,匹兹堡开始实施“复兴计划”(右图),匹兹堡从一个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资源型城市逐步转变为软件、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一系列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城市。

(1)分析19世纪中叶后期匹兹堡成为美国“钢都”的区位优势。
(2)说明匹兹堡由小城镇成长为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原因。
(3)分析二战后匹兹堡钢铁工业发展陷入的主要困境。
(4)据上图分析匹兹堡经济结构转型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图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

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


(2)请说明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优点。
(3)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2020-04-24更新 | 1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简图。

材料二   a地在早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花卉,部分出口,其所需粮食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近几年,当地许多农民出租土地,或建简易房出租,所需农产品大多从外地调入。
(1)说明a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2)与甲类工业相比,描述乙类工业显著的特点。
(3)为了进一步促进乙类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简述我国可以借鉴国外同类知名产业的成功经验。
2017-12-29更新 | 14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美誉,其境内的铜矿储量大,品位高。近年来,我国铜业企业积极参与老挝铜矿的勘测和开采,将铜精粉运回国内进行加工,再将成品铜或制成品销往我国各地和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1)描述老挝的地形特征。
(2)分析我国企业将铜精粉运回国内加工的原因。
(3)分析我国企业在老挝开采铜矿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
(4)推测我国铜业企业在老挝修建矿区公路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5)有人建议老挝本国应该就地建铜精炼厂,请分析这种建议的合理性。
2021-05-13更新 | 7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