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34 题号:3266530
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________;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________。(均填字母)
(2)山脉G东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____,西侧的地形单元为________
(3)①在________省境内;④在________省(简称)境内。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易地搬迁扶贫是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专项扶贫工程。贵州省拥有国家级贫困县50个,贫困人口623万,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比重较高的省份。根据“十三五”规划,贵州省拟通过易地搬迁实现142万贫困人口脱贫。下图为贵州省略图。



(1)简述贵州省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
(2)贵州省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分析该省地面塌陷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
(3)从生态环境、交通条件等角度分析贵州省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
2016-11-27更新 | 24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我国流传深远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所处地区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恰当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在我国各地中云南之“怪”最多,简析其原因。
(2)“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沪宁杭地区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现象已经消逝。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过去形成和现在少见的原因。
(4)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该时段古城衰落的原因。
2019-02-22更新 | 1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自然环境保持最好的流域,赤水河谷地盛产酿酒的好原料糯高粱。贵州茅台镇利用本地糯高粱酿酒的历史悠久,所酿茅台酒被誉为“中国国酒”。酿酒严格按照节气:端午踩曲(需长时间高温发酵),重阳投料(需大量原料与清水);原料要九次蒸煮、八次加曲;发酵后取酒。从投料到出酒,至少需五年。酒发酵过程中,糟醅充分与空气接触,是其独特的生产工艺。实践证明,即使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工艺,离开了茅台镇,也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近年来上千酒厂在茅台镇集聚,每年产酒量高这几万吨。



(1)分析茅台酿酒选择在端午节制曲、重阳节投料的原因。
(2)结合茅台酿酒过程,分析“离开茅台镇,酿不出茅台酒品质的酒来”的原因。
2018-01-10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