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农业区位因素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93 题号:3759516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完成下列问题。
1.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分属于两个不同区域,其根本原因是( )
A.纬度差异巨大B.空间距离遥远
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D.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2.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降水稀少
3.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 )
A.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B.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旱作农业
C.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D.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意灌溉农业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1】柑橘,性喜温暖湿润,一般春季开花,10-12 月果熟。“花果同树”是指果农用“留树保鲜”技术(又称“挂树贮藏技术”),使鲜花和果实同时出现在果树上的一种奇观,以供人们观赏。主要选择晚熟柑橘品种实施该技术。下图是某旅游爱好者拍摄的我国某地的“花果同树”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游客欣赏“花果同树”景观的季节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下列地区最有利于果农实施“留树保鲜”技术的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成都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3.“花果同树”景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和水源B.政策和交通C.地形和土壤D.市场和技术
2020-07-01更新 | 3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央气象台在20181318时发布入冬以来首个暴雪橙色预警46时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预计408时至508河南中南部、湖北中东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大部、江苏大部等地有大到暴雪。这是南下弱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交锋的结果与此同时京津唐地区的人们却只能羡慕上述地区的人们各种雪景。下面为2018135日北京和安徽六安市天气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北京(40°N,116°E)海拔43.5 m

六安(31°44′N,116°30′E) 海拔75 m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天气

2018-01-03

2

-5

多云

0

0

暴雪

2018-01-04

0

-8

1

-1

暴雪

2018-01-05

3

-6

1

-4

1.本次降雪过程,纬度更高的京津唐地区没有出现大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势力弱B.锋面位置偏南
C.受高压脊控制D.气温偏高
2.依据表格信息判断,所示日期内影响两地气温日较差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天气状况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海拔高低
3.本次暴雪天气对六安地区冬小麦越冬非常有利,主要是因为(   )
A.低温减轻虫害B.积雪覆盖提升地温
C.积雪融水补墒D.积雪融水增加灌溉水源
2019-03-08更新 | 17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河南南部地区的耕作习惯为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春季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没有耕种的土地)取代。目前,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仅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白地”最初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
C.水源D.市场
2.豫南部分农民没有选择在麦季撂荒的目的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B.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C.符合市场需要D.减少洪涝灾害影响
2019-08-15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