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南方地区 > 珠江三角洲地区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1 题号:3762968
耕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甲图示意1985~2010年福建省耕地重心移动轨迹,乙图示意1985~2010年福建省人口重心移动轨迹,福建省几何中心地理坐标为26°N,118°E。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5.关于福建省耕地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决定人口重心移动方向B.耕地重心和人口重心移动方向相同
C.西北部地区可开垦耕地面积大D.耕地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地区
2.近年来福建省耕地、人口重心变化的原因是
A.耕地、人口匹配失衡B.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
C.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知识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收缩城市”指的是城市人口流失、失去活力的现象。人口流失和经济衰退是判断城市收缩的主要指标。下图为2016年中国收缩城市研究基本态势调查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收缩城市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是       (       )
A.京津唐地区B.长三角地区C.东北地区D.珠三角地区
2.甲城市成为“收缩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
A.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导致人口流失
B.欠发达地区由于人口迁移引发的局部收缩
C.行政区划调整导致的局部收缩
D.资源型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局部收缩
3.下列符合中国收缩城市应对措施的有       (       )
①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     
②过快开发商品性住房     
③加强棚户区改造     
④优先配置主城区公共交通设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9-12-28更新 | 381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世纪80年代,属于该地区工业发展优势条件的是(     
A.人力资源优势B.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
C.矿产资源丰富D.工业基础好,重工业发达
2.现阶段为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大力促进第一产业的发展B.积极提高大城市的城市化水平
C.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轻纺工业
2022-12-06更新 | 4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北村位于广州市城区北郊,距中心城区约18千米。下图示意其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变化(①②③代表三大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第二个阶段初期,北村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优势资源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矿产资源D.劳动力资源
2.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2010年以后北村的发展方向是
A.扩建厂房,改善工业条件B.扩大市场,增加工业活力
C.降低租金,吸引外来投资D.治理污染,发展服务业
2020-04-05更新 | 9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