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4 引用次数:63 题号:3821756
下图表示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各题。

1.这里不可能接近(  )
A.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B.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2.明长城比秦长城的位置偏南,原因可能是(  )
A.河流迁徙B.寒潮影响
C.生产方式变化D.环境意识提高
10-11高二上·广东深圳·期中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读下图,图中所示的地理环境最不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B.辽河平原
C.河西走廊D.云贵高原
2018-04-26更新 | 72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近些年来我国某地区农村的民居建筑样式发生了变化: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后窗户;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可能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珠江三角洲
2.“房屋越来越高;门窗越来越大,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后窗户”反映了该地区
①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②居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
③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更加富裕
④降水丰富,光照不足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3.“屋顶由平顶改建成坡顶”,与此相关的是
①耕地面积越来越少 ②坡顶理美观 ③粮食商品率越来越高 ④降水量越来越少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17-09-14更新 | 61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口指数表示人口城镇化率、年龄结构、教育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优势程度;产业指数表示三类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有利于人口结构合理发展的优势程度。下图为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流域人口与产业综合指数的变化特点,正确的是(     
A.人口指数波动下降
B.产业指数波动上升
C.人口指数与产业指数的协调度逐年提升
D.人口和产业发展关系呈现由“人口滞后”向“产业滞后”发展的趋势
2.从黄河流域人口结构发展指数空间变化格局来看,目前呈现中游>上游>下游的格局。推测下游地区人口指数落后的原因(     
A.人口总抚养比上升B.人口受教育水平下降
C.城镇化水平下降D.青壮年人口迁出增多
3.为促进人口、产业结构的协调,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上游地区培养特色产业,提升人口综合素质
B.中游地区培育本土优势产业,淘汰传统落后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C.下游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吸引更多青壮年人口迁入,促进人口结构协调优化
D.下游地区将消费市场适当向老年市场转移,加大社会养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改进
2024-06-06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