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工业地域的形成 >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7 题号:3822211
东北地区是我国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近年来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阅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长期以来,东北某城市形成了单一的以煤产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单一重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出其弊端,造成经济发展滞后、环境污染严重、企业负担加重等问题。为此,该城市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1978年
2005年
第一产业比重(%)
20.0
12.8
第二产业比重(%)
64.3
49.6
第三产业比重(%)
15.7
37.6

注:图中虚线框内为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之一。1978年至2005年期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2)在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中,字母A表示    工业,东北地区发展该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某城市从单一的以煤为主导的重工业结构,调整为煤产业与非煤产业相结合的产业结构。试评价“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所示产业模式的优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在全球化和产业重组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地理研究中常常用某一区域内某行业的就业人口密度(即某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来衡量该行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程度。就业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行业的集聚和扩散趋势。

(1)由图甲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上海的黑色金属冶炼业就业人口密度大幅下降,而长三角其他地区密度仍然很低。这主要是因为该行业属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产业调整中,部分产能被淘汰或转移。长三角其他地区由于矿产资湖、能源匮乏,该行业一直不是重点发展行业。据此,以2000年为基准,分别分析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2009年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原因。
(2)归纳2000年到2009年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并评价其合理性;
2016-11-26更新 | 66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辽宁省鞍山市有丰富的铁矿、菱镁矿、滑石等自然资源,邻近本溪、抚顺、阜新等大型煤田。鞍山因钢而兴,有“共和国钢都”的美誉,是重要的铁路用钢、无缝钢管、特殊钢生产基地,还是我国最大的钒、钛原料生产基地。鞍山钢铁工业的发展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二鞍山市拥有世界第一玉佛、亚洲著名温泉和国家名胜千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还是国家级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也是中国综合实力30强城市。目前,鞍山已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2017年鞍山市入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材料三左图为“鞍山一核四带多园区城市空间布局示意图”,右图为“鞍山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1)分析鞍山成为我国钢都的主要区位优势。
(2)说明鞍山入围特色魅力城市的主要原因。
(3)试对鞍山工业带和生活带的区位关系进行简要评价。
(4)描述鞍山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022-07-07更新 | 12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 ,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河北省钢铁生产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唐山和张家口矿产资源都很丰富,但两城市产业发展差异明显,唐山和张家口钢铁产量占全省比重分别为近50%和4%。

材料二: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分布示意图。


   
(1)简述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
(2)简述唐山市大力发展钢铁企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2023-09-01更新 | 2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