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工业地域的形成 > 工业(区)发展对区域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38 题号:388748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了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下列各题。
(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
(2)(任选其一回答)
a.如果你的家在城市,说出一条城市化问题,并提出一条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b.如果你的家在农村,说出两条城市化进程对你家乡的有利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2:   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材料3: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

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

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1)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根据资料分析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3)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019-06-19更新 | 13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内蒙古自治区简图”,图乙表示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经度的植被(包括森林、草原和农作物)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材料二     内蒙古有富煤之忧,窝电之困。内蒙古“十二五规划”提出“煤从空中走”和“煤—电—用”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用”这个核心进行规划,主要有煤—电—冶(冶金)、煤—电—化(重化工业)、煤—电—热(热电联产)、煤—电—建(建材产业)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1)图甲植被覆盖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析该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2)内蒙古自治区提出“煤从空中走”,将输煤变为输电,试评价这种做法对内蒙古自治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请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内蒙古建设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意义。
2016-12-12更新 | 2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水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经济基础薄弱,2001至2008年,朝阳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辽宁省名列前茅,被称为朝阳速度。据调查, 朝阳市目前仍然以传统农业灌溉为主。朝阳市工业经济中重工业占全部工业的90%以上。与高新技术有关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小。




(1)在辽宁省内,朝阳市的水资源相对匮乏,根据图分析其原因。
(2)朝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水资源的需求,归纳朝阳市经济快速发展期间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特点。
(3)2001至2008年,朝阳市在创造“朝阳速度”的同时,各类水资源的价值量也在发生变化。从水资源价值量的变化角度说明朝阳市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并利用材料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4)区域的水资源对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就朝阳市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关系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2019-11-06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