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6 题号:4121063
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0—100)。锥体顶点P表示该区人口集聚度(某一地区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上集聚的全国人口的比重)。图a是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图,图b是有待协调地区的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b地区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是
A.生态移民B.防治土地荒漠化
C.防治大气污染D.水土资源的综合管理
2.图b地区可能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D.青藏高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面的人类活动使人地关系向良性发展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垦草种粮B.长江上游伐林造田
C.我国沿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D.太湖平原弃田造林
2016-11-26更新 | 38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图是人类不同发展阶段就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  )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
2.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  )
A.人类与地理环境建立了平等友好、互惠共生、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B.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C.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大
D.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
2016-11-26更新 | 7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被破坏的现实,它由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K·E·博尔丁提出,指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B.大气污染C.破坏性地震D.温室效应
2.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B.南水北调,协调区域发展
C.围湖造田,开垦荒地D.工业发展,降低地下水质
2020-02-14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