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36 题号:4173779
常住外来人口(指非本地户籍却居留于该地半年以上的外来省市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从业人员主力军,下表为“2011--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万人)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11--2015年期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及影响最大的产业分别是
A.房价上涨过快资金密集型
B.生活质量较差资源密集型
C.经济水平下降技术密集型
D.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密集型
2.2014年、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量较北京下降明显,推测最可能是因为上海
A.周边城市群发展较北京快
B.房价上涨速度超越北京
C.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北京慢
D.交通条件较北京差
【知识点】 人口的空间变化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国家卫健委20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发布了《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总量为2.445亿人,农民工有从东部沿海回流到内陆省份的趋势。下图示意1982—2017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和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流动人口和城镇人口比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总数连续增长
B.1990-2010年流动人口快速增长
C.2000年以后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趋缓
D.2015-2017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下降
2.农民工从东部沿海地区回流到中、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     
A.生态环境因素B.自然资源开发C.产业结构调整D.社会文化因素
3.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会出现(     
A.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B.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
C.人口红利消失问题D.留守儿童健康问题
2022-09-20更新 | 79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学者通过研究人口普查数据,按照2000~2020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变化趋势,将不同地区的人口增减状况分为四种类型,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1.持续收缩型地区主要是(     
A.资源枯竭型城市
B.内陆省会城市群
C.城市群外围城市
D.东部沿海城市群
2.贵州、成渝等西部地区近年来人口止降回增的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优美的自然环境B.本地就业岗位增多
C.优惠的国家政策D.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2024-05-16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中,我国人口不断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该趋势在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五大城市群最为明显。下表示意2022年五大城市群重点城市城镇化率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深圳佛山东莞上海北京南京广州天津武汉合肥
城镇化率(%)99.7995.2292.2589.3087.687.0186.4885.1184.6684.64
城市杭州长沙成都南昌石家庄重庆唐山襄阳德阳绵阳
城镇化率(%)84.083.2779.978.9271.4470.9665.7963.257.654.29
1.我国人口不断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的主要目的是(     
A.享受养老福利B.减轻竞争压力C.寻求就业机会D.获取优质教育
2.据表中数据推测,2022年城镇化率整体最高的城市群是(     
A.长三角城市群B.粤港澳大湾区C.京津冀城市群D.长江中游城市群
3.为促进城市群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该(     
A.培育更多核心城市B.引导大城市人口向小城市迁移
C.均衡布局各类产业D.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2024-02-27更新 | 5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