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16 题号:417957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材料一   全国妇联2013年7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 100多万。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了,当地有90%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我国四川、
安徽、河南、广东、湖南、江西的留守儿童占全国留守儿童总量的52%,留守儿童数量排在前十的还有广西、湖北、贵州、江苏。
材料二   下因为我国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图。

(1)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青壮年最可能去什么地方打工?为什么?
(2)2010年到201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农民工就业比例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试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该趋势的形成原因。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中西部家乡,你认为当地应如何吸纳这些劳动力?
【知识点】 人口的空间变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绿肥植物是优质生物肥源,有机养分转化率远高于一般杂草。紫云英是与水稻搭配的绿肥植物,一般秋季播种,春节翻耕还田,曾经广泛播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减少,土地撂荒,紫云英逐渐淡出人们视线。紫云英花朵美艳,呈深紫色或粉红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加上有机农业的兴起,稻田里紫云英又悄然而至。下图示意我国某双季稻产区紫云英的利用情况。

(1)指出图中M的含义,并分析其对提高水稻产量的积极意义。
(2)列举紫云英种植对土壤品质的提升作用。
(3)在广大农村扩大绿肥植物种植规模有利于我国实现碳中和,解释其原因。
2024-05-28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人口流动背后的驱动因素,一是收入差距等经济因素,二是人口管理政策。当前东部沿海地区仍是我国人口净流入最多的地区,但是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在采取“控人”政策,导致人口增幅减小;安徽、陕西在采取大规模“抢人”政策,且效果非常明显,成为人口净流入的“大黑马”。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省市人口流动分布(单位:万人)示意图。



(1)简述安徽、陕西成为人口净流入“大黑马”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2)分析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增幅逐渐减小的原因。
(3)分析东北地区近年来外迁人口不断增多的原因。
2021-04-13更新 | 18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枸杞喜光,耐旱不耐涝,忌强风。诺木洪农场地处柴达木盆地,于1955年成立,早期主要种植粮油作物。自2006年起,该农场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广泛种植杂交枸杞。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农业专家发明篱架栽培,竖立立柱,定三条平行的引绑线(左图)。篱架栽培技术不仅大幅减少了枸杞的损耗,还降低了后期农民的劳动强度。2018年,诺木洪农场所在的都兰县因为枸杞产业,摘掉了国家级贫县的帽子。右图示意诺木洪农场的位置。



(1)篱架栽培体现了诺木洪农场枸杞种植方式对气候条件与作物习性的适应,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杂交枸杞产业的发展助力都兰县脱贫致富,简述其对都兰县人口迁移与流动的影响。
(3)杂交枸杞改变了诺木洪农场的种植结构与产业结构,试推测农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2022-05-31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