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农业的区位选择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4 题号:4303636
宁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自治区的自然环境示意图

材料二:宁夏自治区土地利用变化图

(1)2000~2008年,宁夏自治区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试分析宁夏自治区“被贺兰山护着”的主要理由。
(3)银川平原灌溉农业发达,但每亩农田的用水量极大,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农田用水量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用了不到30年时间,由一个粮食进口国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世界的粮仓”。为了保持住这一地位,近年来,沿着公路两边,巴西正在大力开发雨林的耕地资源。如图示意巴西地形、河流、农作物分布。



(1)分析巴西成为“世界的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
(2)推测巴西迅速成为“世界的粮仓”所采取的措施。
(3)你是否赞同巴西向雨林索要耕地的做法,表明态度并阐释理由。
2023-04-21更新 | 7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营养丰富,被称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马铃薯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多种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常住人口有300多万。如今榆林依靠马铃薯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成为陕西省“第二粮仓”,全市农业也进入了转型发展的新阶段。榆林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已初具规模,除生产鲜薯外,还发展了淀粉、粉条、粉皮等加工,使马铃薯种植、生产逐渐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下图是榆林地区示意图。



(1)分析榆林地区发展马铃薯种植的意义。
(2)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分析榆林地区推行的马铃薯产业集群发展的意义。
(3)下图示意榆林地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采用的“膜下滴灌”生产方式,即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试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
2019-03-29更新 | 10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4)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为铁路隧道,它使欧洲铁路网连成了一体(下图)。隧道启用后伦敦至巴黎3小时即可到达,每年通过隧道的旅客人数约1 800万人,货运量达800万吨。

材料二   土豆,俗称洋芋,性喜温凉,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大。17世纪前后传入爱尔兰,成为主要粮食作物。1801年爱尔兰人口约为520万,至1841年爱尔兰人口几乎翻了一番,土豆的传入对当地人口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1)试分析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大的原因。
(2)简述修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意义。
(3)分析土豆对爱尔兰人口增长的影响。
2016-09-18更新 | 2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