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1 题号:4485681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第Ⅱ卷
下图所示区域深水稻播种面积较大。深水稻是耐水淹的水稻品种,其茎能随水上涨而伸长。其亩产300一400斤,远低于普通水稻。

(1)简述①②两城市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
(2)推测深水稻在图示地区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3)简要分析③区域河流分叉的自然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塞内加尔河是西非一条较大的河流,发源于几内亚富塔加隆高原,流经几内亚、马里、塞内加尔和毛利塔利亚等国家,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虽然长度不大,但是自上而下流经了不同的气候区,各地降水量差异很大,从而影响了各河段径流的多少及其季节变化的差异。塞内加尔河在马里的卡伊以上河段多急流和瀑布,其中较大的瀑布有圭纳瀑布和费卢瀑布等。
材料二 1972年,塞内加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三国联合成立了开发塞内加尔河的组织--塞内加尔流域治理开发委员会,负责流域治理开发规划和工程实施。初步规划方案是以2座水利枢纽为核心。一是塞内加尔境内的迪阿坝,一是马里境内的马南塔坝。下图为非洲地区的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分析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
(2)推测材料中两座水利枢纽工程的目的。
2017-11-21更新 | 23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滇池(图1)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昆明盆地西侧,南北延伸,东西狭窄,湖体向东突出,呈弓弦形。北部近东西向障壁砂坝(海埂)将湖体分割成两部分:南部为滇池主体,水深约5~6m;北部为草海,实为水草衍生的沼泽化湖湾,水深仅1.5m,分布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植物“浮毯”(图2)。湖滨地区在河流、表层湖流和波浪作用下,塑造出形态各异、规模不同的湖滨三角洲,大致可分为鸟爪状(或指状)和朵状(或弧状)两种形态。泥炭是第四系嗜湿性植物在洼地内堆积的结果。滇池泥炭主要为草本泥炭(厌氧环境中植物残骸缓慢分解形成),分为古泥炭(埋藏型)和现代泥炭(表露型),其形成与滇池环境演变密切相关,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1)结合湖泊成因,简述滇池湖体形态的影响因素。
(2)推测草海中植物“浮毯”的形成过程。
(3)指出滇池泥炭质量最佳之处,并说明理由。
(4)说明鸟爪状三角洲和朵状三角洲的分布差异及其原因。
2023-12-27更新 | 9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色林错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中部,面积45530km2,是西藏最大的内陆湖水系。流域内有大小湖泊20余个,众多的河流和湖泊相互串通,组成一个封闭的内陆湖泊群。

材料二:下左图为色林错流域局部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1990-2010年色林错湖泊面积的变化示意图。




(1)简析该区域夏季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
(2)说出色林错湖底A、B两地坡度的差异,并简述该湖泊的水文特征。
(3)说出1990-2010年色林错湖泊的变化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023-01-24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