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人口 > 人口的空间变化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8 题号:4523322
我国按区域经济状况,可分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四大地区。下表为2010年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情况(单位:万人)。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年人口净流入量为正数的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炭和石油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能源基地B.水能资源丰富
C.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输入地D.是西气东输的主要能源地
2.四大地区中,该年相互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少的两个地区的共同特征是(          )
A.我国棉花的主产区B.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
C.水能丰富的地区D.西电东送的输出地
3.形成区际人口流动主流方向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且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B.东部地区人口比中、西部地区稀疏
C.东北地区人口相对稀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
D.中、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资源开发吸引大量劳动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农村?”这道选择题不知让多少人犹豫。但与从前相比,选择的时代背景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浪潮中,一系列变化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不断上演。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农村的吸引力正越来越大。这种吸引力不仅是回去生活,也包括回去创业。大量村民返乡创业会使该地区(       
A.工业化速度减慢B.土地流转速度降低
C.人口合理容量降低D.老龄化进程减缓
2020-03-04更新 | 6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口迁移差额率是指某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下图是我国某省区2003~2013年人口迁移差额率变化情况图,该省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省区2003~2013年人口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持续增长B.人口波动增长
C.2004年人口最少D.2012年人口最多
2.下列关于该省区在2003~2013年间人口迁移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省区人口迁入,缓解劳力不足B.该省区人口迁入,经济发展缓慢
C.该省区人口迁出,环境污染减轻D.该省区人口迁出,就业压力减轻
2020-08-03更新 | 64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由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等27国组成的欧洲地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非欧盟籍相比,2015年欧盟籍(     
A.25~50岁男性比例较大B.儿童人口数量较少
C.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小D.劳动人口比例较小
2.导致近些年来大量非欧盟地区人口迁入欧盟国家的主导因素是(     
A.矿产B.交通C.就业D.求学
3.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的持续加大,使欧盟(     
A.平均年龄降低B.老龄化进程加快C.人均收入提高D.劳动力供给减少
2022-04-16更新 | 2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