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中国地理 > 中国的自然环境 > 中国的自然灾害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3 题号:4541554
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泥石流是山区小流域水土物质快速输移过程,暴发突然,破坏力强,往往造成毁灭性灾害。泥石流广泛发育于约占中国陆地面积2/3 的山地,是中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下图是泥石流形成过程示意图。
   
说明在泥石流形成的物源区、流通区和危险区应分别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4)
【推荐1】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季可滑雪,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6-11-27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3月28日,近十年最强沙尘暴侵袭我国北方多地,北京、内蒙古、甘肃等多地沙尘泽天蔽日,空气质量接近爆表。卫星影像和地面监测信息综合评估清晰表明,这次沙尘天气过程的沙源地主要在蒙古国,沙尘暴的产生主要受A天气系统影响。

材料二:下左图为2000-2019年我国各月平均沙尘次数分布图:右图为2021年3月28日卫星云图。

(1)根据左图说明我国沙尘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
(2)说出右图中A所代表的天气系统名称,并画出其在水平方向气流运动示意图。
(3)近20年我国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试分析原因。。
2021-04-28更新 | 7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川藏交界金沙江岸先后发生两次山体滑坡,滑坡堰塞体(砂石比约70%)堵塞金沙江导致断流并形成堰塞湖。第一次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在两天后自然泄流,第二次滑坡后堰塞罕坝比第一次高60-100米,预计需12天才能自然泄流,堰塞湖水量将达7.7亿m3,是第一次的三倍。经救援人员连日奋战,在堰塞体上挖掘泄流槽后成功提前泄流。

(l)描述此次滑坡点所在区域的地形特征。   
(2)分析堰塞湖形成后对上下游造成的影响。
(3)指出人工泄流槽的形态变化最明显的时间段并从地质条件及外力作用分析原因。
(4)说明此次人工干预泄流的意义。
2019-05-08更新 | 5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