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区域发展 > 认识区域 > 区域发展差异 >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64 引用次数:81 题号:4595632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的区域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C.纬度位置不同D.山地阻挡作用
3.下列地貌单元中土地利用不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青藏高原B.天山山地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是晒秋文化的起源地。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农历六月六晒秋节开始,九月九晒秋节达到顶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篁岭晒秋时节控制该地的主要天气系统为(     
A.西南季风B.亚洲高压C.亚洲低压D.副热带高压
2.该地的传统民居屋顶呈现倾斜,其主要功能是(     
A.为了节省建筑材料B.有利于冬季清扫屋顶积雪
C.有利于多雨季节排水D.有利于通风散热
2019-04-26更新 | 216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推荐2】暑假期间,小明同学约几位好友沿30°N纬线进行自然考察和社会调查,以提升自己的地理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收获颇丰。结合下图(图1、图2),完成下列小题。



1.由图可知,沿途自东至西年平均气温有降低趋势,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差异C.地势不同D.人类活动
2.由图可知,沿途自东至西年平均降水量有减少趋势,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海陆位置          ②地形地势          ③太阳辐射        ④夏季风、台风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沿途最可能看到的景观或活动是(     
A.骆驼成群B.高草稀树C.信奉喇嘛教D.那达慕大会
4.沿线三地特色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水稻,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B.四川盆地的种植业主要位于成都平原,属于“旱作农业”
C.青藏高原的种植业主要位于河谷,属于“季风水田农业”
D.“热量充足”是三地农业生产共同的优势条件
2020-09-30更新 | 22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乌尤尼盐沼,数百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现被称为“天空之镜”,面积达10000平方千米,水平面高差不到1米。该盐沼的锂蕴藏量几乎占全球一半,有人断言该区域凭此将可匹敌中东石油巨富沙特阿拉伯,锂的主要用途是制作电池。结合乌尤尼盐沼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乌尤尼盐沼被称为“天空之镜”的原因有关的是(     
A.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无风B.海拔高、大气稀薄,杂质少
C.水体深,水底盐体反射作用强D.面积大、坡度大
2.小红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     
A.暴雪B.强风C.低温D.太阳辐射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