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地球上的水 > 相互联系的水体 > 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2 题号:47234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3)辽河平原水资源短缺,试分析辽河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
(4)简述“引松济辽”工程实施对辽河流域水循环及水文特征的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西崇左市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为石灰岩山地;山峰林立,盆地众多,许多盆地中都有水潭。在逐卜村却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奇特水潭——赶水潭,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村民们都会前往赶水潭边赶水(燃放鞭炮、大声叫喊、用木棍搅动、敲打水潭),目的是赶走本地因潭水经常泛滥而引发的水患,当地政府为此专门设立了逐卜喊泉节。天等县以农业为主,其中指天椒、苦丁茶是有名的农副产品,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县政府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立足本地实际,坚持走产业扶贫发展之路。下图为赶水潭示意图。

(1)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天等县逐卜村易发生水患的原因。
(2)据赶水村民反映;每次赶水5个多小时后,潭水基本消失,露出潭底淤泥;人们停止喊叫和搅动后,潭水又会悄悄地涨上来,直到恢复原貌。从陆地水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角度解释该现象。
(3)为天等县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南部海拔最低处,在格尔木市和都兰县境内,海拔2670米,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有格尔木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这里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经过漫长的地理过程在该盐湖上形成厚厚的坚硬盐盖,青藏铁路在盐盖上穿行而过,下图示意察尔汗盐湖附近区域。



(1)简述察尔汗地区海陆变迁直至形成盐盖的地理过程。
(2)说明格尔木河洪水对青藏铁路察尔汗盐湖段可能构成的威胁。
(3)有同学认为,察尔汗地区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优势,可大力加强经济建设,你是否同意?若同意,请列举出三条发展方向;若不同意请说明理由。
2021-11-02更新 | 2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最高峰团结峰(5808米)所在的疏勒南山与托勒南山夹峙的山谷之间,流域内年降水量不足60毫米,年蒸发量3000毫米以上。某游客从甲地出发,沿疏勒河深入祁连山地旅行,发现山麓水草丰美,低坡林木葱茏,高坡草甸茵茵,山顶白雪皑皑。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示意疏勒河流域。



(1)概括疏勒河河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2)说出游客看到的沿途景观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解释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说明近年来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024-01-25更新 | 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