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自然地理 > 行星地球 > 地球的运动 >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3)-四季更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86 题号:5049381
季节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
A.冬、夏季分明的高纬度地区
B.有太阳直射的热带地区
C.既无极昼、极夜又无太阳直射的温带地区
D.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的南、北极点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反映季节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读以下两图,完成1—3题。

1.二十四节气中与近日点的时间最临近的是
A.小寒B.大雪C.小暑D.大暑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国很多地区,清明是人们祭祖扫墓、郊外踏青的日子。2007年,我国正式将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假日,这一天
A.太阳直射赤道B.银川夜长昼短
C.华北春意盎然D.南极出现极昼
3.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也留下了二十四节气的烙印。冬至日,北方人有吃饺子、苏南人吃葱炒豆腐的习俗。右图表示冬至日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情况,图中四点纬度最高与最低的分别是
A.②①B.③①C.④③D.④②
2016-12-09更新 | 72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上有昼夜之分
B.四季更替
C.两极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D.当我国东部乌苏里江洒满阳光时,位于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2022-08-12更新 | 6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3】201611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实践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题。



1.“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A.清明忙种麦B.白露忙割地C.小雪地封严D.冬至不行船
2.小满至芒种期间(     
A.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B.地球公转速度快
C.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D.合肥白昼逐渐变短
3.通辽市一年中日落方位最接近的两个节气是(     
A.立春与立夏B.雨水与惊蛰C.谷雨与处暑D.清明与寒露
2024-01-06更新 | 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