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地理综合库 > 人文地理 > 区域产业活动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 工业地域的形成
题型:单选题-题组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6 题号:5156637
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于2017年5月5日实现首飞,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大型客机所需的零部件繁多,各种零部件生产厂遍布世界各地。这种工业的地域联系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③科技人才的流动                                         ④客机市场的全球化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国产大飞机动力装置进行全球招标的原因是
A.国外生产该部件劳动力价格低B.扩大国产大飞机的销售市场
C.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D.国内生产原料贫乏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过去被称为“钢都”的匹兹堡,如今被誉为“知识城”匹兹堡,现在其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是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
2020-03-18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推荐2】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TCL集团总部位于中国,是一家以生产液晶电视为主的大型电子企业,2004年,TCL完成对波兰M工厂的收购,被收购后,M工厂主要采用“统一大规模生产”模式,成为TCL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规模最大的工厂,所需零配件的80%都来源于中国,原材料的运输主要采用海运。2016年后M工厂里90%的零部件都转为中欧班列来运输,采用“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模式(即零配件均来自国外,无配件积压)。依托“一带一路”和中欧班列,TCL以波兰M工厂作为欧洲产业链的核心链接点,通过波兰将家电业务辐射整个欧洲。下表1示意两种不同生产模式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 M公司两种不同生产模式对比

生产模式“统一大规模生产”模式(2004-2016年)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模式(2016年以后)
原材料运输时间38天22天
原材料库存大量库存无库存
生产线1条5条
产品类型较为单一,以彩电为主多样化,彩电、手机及其他代工产品
1.结合材料分析,促使M工厂由“统一大规模生产”模式向“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模式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B.技术C.市场D.政策
2.波兰M工厂现有运输方式和生产模式(     
①与原有的海运线路相比,中欧班列运速更快、运量更大,连续性更好,运输成本更低;
②原材料的“零库存”效应,大大降低企业存储成本,提高了企业利润
③中欧班列有效降低在途库存和现金流,有利于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④“全球流动的即时生产模式”,使得市场供应周期缩短,市场响应能力提升
A.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2021-08-01更新 | 103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建设城市群交通圈”是我国“十三五计划”确定的165个重大项目之一。2019年10月18~27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湖北武汉市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又一次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盛会。读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规划建设图中三个实验区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开阔,光热充足
B.开发较早,工业基础雄厚
C.矿产种类多,能源资源丰富
D.经济腹地广,辐射带动作用强
2.武汉是武汉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关于武汉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武汉在水陆空综合交通方面优势显著
B.武汉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之一
C.武汉的辐射范围能达到山东半岛
D.武汉辐射周边的金融、商贸、科教、信息、物流和旅游集散中心
2021-08-02更新 | 9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